海口特色共享农庄引游客纷纷打卡

「本文来源:南海网」

走进海口美兰区芳园国际艺术村,美丽乡村融入“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八雅文化,传统风韵与现代气息在田园景色中和谐交融;在琼山区三角梅共享农庄,全力打造“看花海、走花道、闻花香、品咖啡、听花吧、购花物、爱花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融全体验;在秀英区冯塘绿园,古村建设、生态农业、创意农业等融为一体,游客可轻松领略到现代特色生态农业的魅力,享受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海口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充分挖掘特色优势,在推动共享农庄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美,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用情用心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造型古朴雅致的芳园村民宿。

突出规划引领产业融合发展

12月19日下午,行走在海口江东新区演东村委会瑶城村,绿树红花相映成趣,平坦公路通达四方,琼北民居错落有致,富有活力的美丽乡村风景扑面而来。城中,趁着周末前来“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

“住在这里真是太惬意了,远离城市的喧嚣,空气很清新,还可以在古朴的村落中散步,和当地村民聊家常。”海口市民赵娜告诉记者,累了可以在茂盛的大树下发呆,还可以到村里的咖啡馆和特色美食馆品尝地道的农家菜,瑶城村让人流连忘返。

据介绍,作为海口江东新区远近闻名的共享农庄,瑶城美丽乡村项目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对瑶城老村进行整村改造,以产业振兴为重点,构建起“高端民宿+生态农田”的田园综合体。经过因地制宜的设计改造,陈旧破败的房子“修旧如旧”,变成舒适宜居的琼北风情民居,打造出拥有数十间客房的高端民宿院落群。

“我们联合专业科研机构打造的高标准生态农田区,将撂荒地改造成良田,种植水果玉米等绿色有机作物,吸引了许多市民游客到此体验乡村采摘游。”瑶城美丽乡村项目负责人李卫平告诉记者,该项目将产业融合贯穿建设运营全过程,突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历经近2年的改造,形成了集特色餐饮、品质民宿、会议会展、生态农业于一体的特色田园综合体,今年被省旅文厅授予了“五椰级乡村旅游点”的称号。

记者实地探访分散在海口城郊的三角梅共享农庄、冯塘绿园、兰花谷联合共享农庄等地发现,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共享农庄建设的鲜明特征。海口在推进共享农庄建设中,坚持以农为本、农地农用,突出农业特色,促进产业融合,拓展农业休闲、体验、文化等功能,形成以一产为主,集种、养、加工、吃、住、游、娱等为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型农庄,实现“农旅文”深度融合。

彰显文化底蕴挖掘特色资源

不同的共享农庄,拥有不同的特色。只有彰显特色的共享农庄,才能符合有效供给的方向,达到吸引人的目的,激活乡村旅游一池春水。

行走在海口三角梅共享农庄中,百花争艳,傲然绽放。农庄以独特的三角梅主题文化花展为特色,以革命模范村边洋村的红色文化为精髓,以田园风光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托,全力打造“看花海、走花道、闻花香、品咖啡、听花吧、购花物、爱花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融全体验,努力打造洋溢幸福和浪漫的魅力农庄。

12月19日下午,在海口三角梅共享农庄的花棚里,来自附近乡村的花农正在照料花卉盆栽。

海南大湖桥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林桥介绍,三角梅共享农庄项目规划面积亩,其中水面面积亩,重点建设三角梅标准化容器苗生产展示区、科研科普培训综合服务区、物流加工交易区、乡村休闲旅游景区、热带花卉种苗繁育基地以及25个农民合作社种植基地,以规格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三角梅、变叶木等开花及彩叶容器植物作为园林艺术主打产品。

选一个晴好的日子,走在冯塘村蜿蜒的柏油路上,两旁高高的绿树映入眼帘,穿透树叶的光束在地面投射出随风而动的光斑,仿佛走进“世外桃源”。冯塘村拥有株近30年树龄的橄榄树和众多古树,曲折清澈的天然溪谷、白鹭穿翔的葱茸湿地、原始茂密的热带植被和怪石嶙峋的火山地貌,构成了古村周边特有的生态景观,也为古村和共享农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资源支撑。这里以特色农业为主体,以海南民俗文化、定制农业和休闲观光为主要吸引点,融入共享经济理念,打造品类丰富的田园综合体。

记者了解到,海口在特色共享农庄建设中,坚持绿色发展,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乡村自然风光,极力打造田园美景。同时,以创意设计提升品位格调,不拘一格挖掘利用能够展示当地风情人文之美的特色资源。

激发振兴动能共建“幸福农庄”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创新发展模式、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全面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调动多元化主体共同发展共享农庄。”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海口注重发挥企业、村集体组织、农民合作社及其他市场主体在产业发展和实体运营中的作用,着力构建企业、合作社和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按照“企业+农民”或“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民”的模式,通过股份合作、租赁等方式,带动农户参与建设经营农庄,获得地租、劳务、入股分红等多种收入。同时,探索“政府+企业+村党支部+农户”合作新模式,采用国企产业性建设投资,政府基础配套提升投资,村集体“租金+分红”模式,保障村民共享项目建设成果。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芳园村逐渐显现出项目发展带来的“红利”:4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一年多来村集体收入约万元。正如村民黄奕志所说,得益于共享农庄项目的落地见效,芳园村已然摘掉昔日默默无闻“空壳村”的帽子,蝶变成村美民乐的宜居新农村,慕名前来游玩的人越来越多,村民们才能在家门口找到收入不错的工作,把日子过得红火起来。

美兰区芳园村的美丽乡村艺术集市上,一名游客在摊位前挑选特色物品。(资料图)

近年来,全市共创建试点26家,其中,兰花谷共享农庄、冯塘绿园共享农庄已经通过正式认定。据了解,海口市目前已建成休闲农业园区(点)80多家,年营业收入超6亿元,带动多户农户就业,在激发乡村活力、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当前《海口市传统村落保护规定(草案)》已明确了对传统村落传统文化的传承要求。《草案》指出,鼓励村民在传统村落内居住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发扬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传统村落内的村民通过协议将闲置宅基地或闲置农房流转给经营者或者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经营,可以依法将废弃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转变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通过入市或合作联营等方式开发利用。鼓励传统村落利用闲置建筑设立数字博物馆、村志馆、传习基地、戏楼(台)等场所,支持掌握琼剧、八音器乐、公仔戏、椰雕、炭画、龙舞等传统技艺人才,在传统村落内开展授徒、传艺、展示、巡演、节庆等活动。

此外,海口还推行“旅游+”“生态+”“特色文化+”等模式,深度挖掘传统村落资源,整合利用传统村落火山岩地质遗址、红色革命遗址、民俗节庆、人文史迹等,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农耕体验、农业创意、乡村手艺等产业,打造乡村经济新业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鼓励通过“互联网+”、自媒体营销等途径,促进传统村落文化资源、特色产品的共享、展示和传播;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今后,海口将因地制宜打造传统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借鉴其他省市村镇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等工作的先进经验,全力打造高品质休闲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到海口休闲度假,享受慢生活,让传统村落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原标题:自贸港

海口特色共享农庄引游客纷纷“打卡”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287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