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国人最隆重的节日。虽然整个海南岛有些年俗一样,但各个区域又因为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等区别,又有各自独特的风格,东西南北中,不同市县,过年做什么,吃什么,有哪些不一样的习俗,一起来看看“海南岛最年味”!鸡、鸭、鹅和饭团是海南人常用的祭祖食物海口博爱南路年货集市海口采屋围炉吃斋菜斋菜煲“很多文章说海口的年是从腊月二十三‘采屋’开始,其实进入腊月后,海口人就开始为春节做准备了。”说起海口的年俗,多年来热心本土文化的陈开杰打开了话匣子,他说每年进入腊月后,海口一些农村地区开始为村中公庙塑像刷漆换新装,迎接新春的到来。采屋,也就是大扫除。民国《琼山县志》记载:“腊月二十四日取竹枝扫屋尘。是夕祀灶。宣灶经,送灶君朝帝。”腊月二十四为扫尘日,年前大扫除的习俗从古时候保留到现在,如今的扫尘多从腊月二十三小年持续到除夕。采屋时,家中老少会一起动手,找来青竹枝叶捆成大扫帚,把屋顶、屋檐及墙壁,这些平时打扫不到的地方清扫一遍,还会将家中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营造出过年的欢乐氛围。“吃围炉可是海口人过年的重头戏,全家人围坐火炉旁,火炉上架着一个锅,一家人就围在旁边吃饭。”陈开杰介绍,《琼山县志》中说除夕夜“子妇辈盛列酒馔供父母,围炉”,这体现出传统的孝道。现在吃围炉时,年轻一辈会向家中老人汇报一年来的工作、生活的情况,展望新一年的生活,老人则会勉励年轻人好好工作,同时也会将过去的故事向年轻一辈娓娓道来。吃过了鱼肉丰盛的围炉,到了大年初一这天,海口人迎来了“素食主义”——吃“斋”。斋菜煲是海口民间的传统菜,它不使用肉类,而是将腐竹、粉丝、黄花菜、甜菜、水芹等素菜以讲究的做法烩成一锅。不仅不吃肉,在海口的一些农村地区,大年初一这天还讲究不能动刀,连祭祖用的都是红糖条等素食,寓意新的一年不杀生。澄迈年味飘香黑豆腐加乐村村民在磨豆子“过年吃豆腐,寓意让子女清清白白做人,同时沾点福气、富贵气……”农历腊月二十四,在澄迈县加乐镇加乐村里,许多户人家都起了个大早,开始忙着推石磨、筛豆皮,制作传统手工黑豆腐,村民王和山也不例外。记者来到王和山家时,他正手持一把约三尺长的大铁勺,探入锅中反复搅动,豆浆四溢的醇香勾来不少馋嘴的小孩。通过品尝记者发现,当地村民手工制作的黑豆腐外皮焦黄朴实,内部韧实细腻,嚼起来满口豆香。记者了解到,不仅是加乐,在澄迈南部中兴镇、仁兴镇等多个乡镇,村民们大多都有制作黑豆腐迎春节的习俗。但黑豆腐源自何处,为何得赶在春节前制作,各方说法尚不统一。“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近些年老人们制作手工黑豆腐,都是为了让外出打工、求学的游子,能够在春节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尝一尝最质朴的家乡味。”王和山说。定安红糖年糕年年高定安菜包饭定安人过年从年二十八、二十九就开始忙碌。年前,最重要的两项工作便是做“筐粑”和扫尘。“筐粑”便是人们寻常说的年糕。不同于人们常在电视中看到的白色、条状年糕,海南年糕是红色、圆块状年糕。“筐粑”的制作更是一绝。据说,在海南部分市县,年糕做法是蒸,而在定安,年糕是糯米经过蒸熟、捶打之后,捏成圆滚滚的白团子,放到煮沸的红糖生姜糖浆中慢慢煎煮,不断用木棍搅制而成的。在大年初三,吃菜包饭是定城镇地区的一重要习俗。菜包饭,顾名思义,就是用菜叶包起并以手捧食的一种美食,在定安已传承了上百年。由于在制作包菜饭时需要繁杂多样、荤素搭配的食材,所以人们平时很少吃,只在合家团聚时才会烹食。手捧菜包饭就像捧着装满金银珠宝的聚宝盆,寓意新的一年会赚得盆满钵满。一大家子相聚,或站或坐,人人捧着刚刚包好余温阵阵的绿色“聚宝盆”,狠狠咬上一大口,象征着新一年里全家人“齐心协力,拢住家财不外流”。琼海送穷孵年炒谷口琼海市民带着孩子选购红灯笼琼海人过年有很多风俗。年前家家户户就忙着打扫室里室外卫生,连箩筐家具也洗刷一遍,把内内外外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然后把几件破旧的东西拿到村口放火烧掉,称为“送穷”,意思是把那些晦气全部送掉,以换来新一年的好运气。把“穷”送掉,就要“备年”——上市赶集采办年货了,给全家老少都买套新衣服、鞋袜,添置家具农具,油盐酱醋、春联年画、纸钱香烛等等。家住东平农场的欧先生说,他们家过年都会磨米做年糕,就是“甜粑”,寄意明年能种得一块大田,日子过得甜甜蜜蜜。除夕之前,贴好门联年画,门楣上还贴有一种叫“利是钱”的纸符。除夕这天,宰好鸡鸭鹅,备好各种菜肴,祭拜祖先之后,入夜,全家老小围坐一堂,父母给儿孙送“压岁钱”,儿女给父母送“孝敬钱”,这就是“围炉”。“围炉”之后,大家入睡,躺进暖暖的被窝里“孵年”,意为期望明年是个温饱之年。万宁阉鸡槟榔山兰酒在万宁,向来有“没鸡不成年”之说,万宁人最喜欢吃“阉鸡”,也是万宁年味中的代表与象征。在农村,普通人家过年,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六,要接连杀六七只鸡,因为在农村里,年过得好不好往往是以鸡杀多少来评定的。从古到今,万宁美食文化都较为独特,除了越来越被人们熟悉的后安粉,若是问到当地人最具代表性的年味小吃,就非猪肠粑莫属了。万宁人大年初二要开始“喊官喊娘”,就是新婚外嫁女和女婿回家探亲,那天家里除了会准备丰盛的饭菜之外,还会准备以猪肠粑为主的茶点,此外,还有京果、“菜薯花”、牛奶椰汁糕等小吃。古往今来,万宁人把槟榔作为上等礼品,认为“亲客来往非槟榔不为礼”。万宁人吃槟榔的风俗历史悠久,今天仍然很有情趣。比如客人登门,主人会棒出槟榔果招待,即使不会嚼槟榔,也得吃上一口表示回敬。平时访亲探友也要买上槟榔果当作“甜路”(伴手礼)。特别是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要备有槟榔果,以敬拜年长的贵客亲朋。文昌除尘送灯制糖贡糖贡一过腊月十五,文昌人就开始为春节忙活了。家住文城镇的林先岱告诉记者,“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尘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通通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在文昌过年,各家各户少不了一样东西——糖贡。家住新加坡的侨胞张过德说:“每当逢年过节的时候,家里的亲人都会亲手制作糖贡,之前我回文昌过年,走的时候亲戚还会送我糖贡当作礼品带回新加坡,家乡的味道真的很不错,充满了年的味道,让人难以忘怀。”对于众多文昌人来说,春节总是与华侨有着密切的联系。也许是由于漂泊在国外,华侨们对家乡的习俗尤为重视。例如,文昌人的“送灯”习俗:每年,村庄里有男丁的人家都会轮流做“灯头”,在正月初五这天,家里的男丁就提上用纸糊的灯笼,将灯笼送入土地公庙,悬挂直至正月十五。三亚崖州民歌贺新春三亚市民在市场选购大红鱼新春佳节将至,三亚市崖州民歌协会会长张远来又到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时候。每逢春节,迎新听戏、搭台助兴、引众吆喝,卸下一年来辛勤工作的包袱,携亲带友看崖州民歌表演,素来是三亚崖州地区等琼南一带民众的传统习俗。“迎春听民歌一直是崖州地区的风俗传统,歌王、歌后还会成为各村‘争抢’对象,需提前数月预约,只为能在佳节中听到一曲饶有韵味的崖州民歌。”张远来说。三亚疍家人也通过唱歌方式迎接新春。疍家人的咸水歌没有固定的歌谱,基本上就一个调,通过老一辈口口传唱,多数以情歌为主,表达男女青年追求美好爱情,向往幸福生活的真挚情感。新春到来,三亚疍家人摆席设宴,烹饪鱼、虾、蟹等新鲜海味大餐邀请乡亲好友,欢愉之时,还会与亲友们唱起咸水歌,歌声悠扬嘹亮,节奏欢快活泼,共同为新的一年祈福、祝愿。疍家人身着传统服饰演唱咸水歌陵水娘家酸粉最年味酸粉每个地方过年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味道。谈起过年,陵水本地人王时功最期待的,便是大年初一妈妈亲手做的斋菜,“虽然海南很多地方都有吃斋菜的习惯,但陵水吃斋菜有着不一样的地方。”首先,吃斋菜当地人又称为“搬年货”。在陵水,每年春节吃斋菜算得上是全民行动,家家户户吃,而且一定是年初一吃。其次,包括大薯、腐竹、粉丝、茄子等制作斋菜的食材都是固定的,不同的食材有着不同寓意,例如粉丝代表长寿、茄子代表进步。吃了斋菜,新的一年将会平平安安、顺顺利利。酸粉也是陵水不可或缺的一道年味,当地有着大年初二回娘家吃酸粉的习俗。陵水人刘秋生说,年初二娘家会早早准备好可口的酸粉,等着出嫁的女儿回来。一碗酸辣甜香的酸粉,亦是家人对子女的眷恋。陵水的元宵节十分隆重,让年味渐淡的县城再次热闹起来。县城里会举办猜灯谜、琼剧大展演等活动,各乡镇的人们也会赶来参加。乐东文体联欢新习俗乐东沿海乡镇春节期间举办的排球赛。春节将至,年味渐浓。走进乐东黎族自治县,处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与全国各地一样,乐东遍地杀猪宰羊,积极筹备着年节美食。然而稍有不同的是,在乐东佛罗、黄流、莺歌海等乡镇,一张张春节文体联欢会排期表,给居民带来一丝不同的期待。一张来自乐东的春节活动日程表显示:乐东黄流镇东孔村将在大年初一到初四举办“足球春晚”,多支村民足球队将在当地群众间上演一场属于自己的超级联赛;初一到初二,乐东佛罗镇新坡村将举办春节排球邀请赛,不仅有精彩的排球赛事,赛事第一名还能获得3万元丰富奖金;初一到初六,乐东莺歌海镇将轮番上演。“我们佛罗镇是海南‘书法之乡’,今年春节我们要办一个书法展。”乐东文联主席孙体雄说,自己是佛罗镇人,小时候最期待的节日就是春节,“因为不仅可以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吃到很多平时吃不到的菜,还有很多春节联欢活动,如排球比赛、篮球比赛还有卡拉OK大赛等。”琼中美食古韵三色饭三色饭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河溪众多,水质优良,水清鱼肥。每当春节临近,当地人便会就地取材,在村子边的河里抓鱼,石鲮鱼、鲢鱼、鳙鱼、歪嘴鱼、福寿鱼等等,只要个头够大,都能制成鲜美的鱼干,等待过年期间被搬上餐桌,成为当地特色的菜肴。苗家三色饭,黄、黑、红三色相映成趣,有药味甘香,饭团甜滑,形态美观,营养价值丰富。而在“中国最美乡村”之一的琼中红毛镇什寒村,春节期间,苗族同胞们则会三五结对“打糍粑”迎接新年。村民李政富介绍,糍粑是用木臼舂糯米做成的,然后再用椰子叶或者是芭蕉叶包起来,蒸熟后食用。因为村民们热情好客,远道而来的游客也可以像家人一样走进苗族同胞家里,品尝最地道的糍粑。屯昌风调雨顺吃新米春节到了,在屯昌,忙碌了一整年的人们歇下来,杀鸡,贴对联,孩子们放起鞭炮,多少年传承下来的习俗一点都不改。年三十,人们一早起床设酒杀鸡迎年。在农村,村民们争相提着煮好的大肥鸡排队去宗祠祭祖宗,村里一派喜气洋洋的气象。待祭祀仪式完毕后,便放鞭炮,将祭台上凉透的肥鸡和饭菜拿下来全家围着火炉吃年饭。屯昌人认为,吃了这只鸡寓意来年会风调雨顺。此外,屯昌部分农村除夕仍然有“吃新节”的风俗,当天年夜饭的米必须是用刚从田中收割来的新谷米煮的。吃罢年夜饭,一家人还要共同守岁,过了十二点会点燃鞭炮、烟花,庆祝新年到来,祈求来年吉祥平安美好。白沙山兰稻香伴手礼在白沙黎族自治县,对于黎族群众来说,过年是头等大事,不在异地他乡过年也是心照不宣的默契。过年前,大家会在自家酿造山兰酒、糯米酒,并在年三十这天大扫除、换新符、贴对联,宰鸡杀猪祭祀家祖、吃年饭,鸣粉枪、放鞭炮,表示祥和。在岛内种植山兰稻最多的青松乡,过年时都会拿出收获的山兰新稻,酿米酒、做年糕,走家串户带上山兰伴手礼,共庆新春。而在邦溪镇地区的侾黎村庄里,除夕的下午,村中都会选出一位老翁扮成乞丐状,穿破烂衣服、戴破烂竹笠、挑着对破烂箩筐走家串户,口中不停地叫喊:“要米来、要钱来,我要回去过年”。村民听到喊声,都送给他一把米、几枚铜钱或一些破铁锅,寓意着送走贫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风俗已逐渐消失。地处山区的南开乡地区润方言的黎族群众,年初一全村都会聚在一起敲锣打鼓,欢跳平安舞祝吉祥、祈平安。光雅、狮球、阜龙等靠近儋州的地区则一直保留着贴春联的习惯。五指山别样年俗牛灌酒五指山的年俗,绕不开当地独具特色的黎族风俗及丰富的原生态美食。在五指山市文化馆副馆长黄进征印象中,过年最有趣的事,便是“牛灌酒”。这是具有黎族特色的年俗,大年初一上午,主人“请”家里的牛“喝酒”。通过木勺舀取糯米酒灌入牛口,待牛有了醉意,将其放归山林,自由活动,直到来年开春才去将牛寻回。此外,大年三十中午包粽子,也是当地黎族同胞过年的习俗之一。“春节饮食也是非常有当地特色的。”黄进征说,在五指山,有这么一些春节必吃菜,其中包括被当地人称为“不回家的牛”的五指山野黄牛、“会冲浪的鱼”的石鳞鱼、“会上树的鸡”的蚂蚁鸡及野菜鹿舌菜、雷公根等美食。而腌制而成的鱼茶和肉茶,也深受当地人喜爱。在拜年时,五指山人还有着互敬槟榔、香烟、喝山兰甜酒和酒席上对唱山歌等习俗。保亭黎苗鱼茶待客来鱼茶在保亭,鱼酸(也称“鱼茶”)是黎族人招待客人的主要菜肴,也是他们年夜饭的必备食物。鱼酸的制作并不难,但也很讲究。将新鲜捕捞的鱼清理干净并晒干后,加入煮熟的米饭和盐巴,将它们搅拌均匀后装进密封的坛子中,等待10天至15天就可以食用。保亭人过年还保留着一些当地特色的习俗。据梁志超介绍,在保亭相传有一种叫“杂赞”的食人“怪兽”在过年的时候会出来伤人。“因此,在保亭,家家户户都会在大年三十在家门口挂上四菱草,祈求平安。”大年初一,在保亭还有着不串门、不动刀、不吵架、晚辈要给长辈送槟榔等习俗。“新婚的夫妇通常挑选初二、初四这种‘双日’拜访岳父岳母和亲戚,讨得是‘好事成双’的寓意。”梁志超说。儋州加丹纸上拟春联中和镇居民李郁成正在制作加丹纸一副副色泽鲜艳的春联,或悬挂在架子上,或平铺在地面上。春节前的儋州市中和镇,随处可见的春联,使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春联一般都要书写在红纸上,在中和镇,有一种独特的红纸,名叫加丹纸,深受书写者和群众欢迎。用加丹纸写春联,是儋州人民春节的一大传统。在中和镇的街道上,62岁的薛明才摆了一个春联地摊,他是儋州市的一位退休教师。“我写了20多年春联,大都写在加丹纸上。用这种纸写的春联,虽经风吹雨打也不易褪色,所以能较为长久地保持年味。”薛明才指着一副副春联笑着说道。也许是前人受此启示,偶尔将红丹浆涂抹在纸上写春联,也起到了“保鲜”作用。他的祖辈、父辈就会制作加丹纸,他也慢慢学会了加丹纸的制作技艺。“加丹纸在中和镇代代传承,在于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和镇文化站站长谢琼鸿说。临高木偶大戏闹新春临高群众观看木偶剧庆春节。在临高,过春节人们把吃年夜饭称为“围炉”。“围炉”后,小孩子要穿上新衣服新袜子睡觉,这称为“睡福”,睡的时间越长,意味着来年越幸福。第二天到了上香时间,全家人醒来,儿女给父母、晚辈给长辈拜年,后者则给前者发红包。上香结束后,全家人吃饭,但吃的也有讲究。只能吃芹菜、青菜、大蒜、扁豆、豆腐之类的素菜,不能吃荤菜,做菜时也只能用花生油炒。对于海南人过节不能少的鸡,临高人要等到大年初一中午12点后才能吃。和许多地方不一样,即便是吃完了饭,临高人也只待在家里,享受阖家团圆的时刻,初一一天都不去串门和拜年。春节期间,传统的木偶戏是临高群众最爱的助兴节目之一。大年初二,临高县剧团都会在文澜文化公园或是文庙演出人偶戏。昌江吉祥祝福哥隆歌图片对于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镇大风村来说,每年新春佳节唱歌听曲,是村里的头等大事。“哥隆歌”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为聚居在昌化江两岸的“哥隆人”所特有,全村人都会在春节之际组织民歌会,由村民们自己准备精彩节目庆祝新年。除了独唱合唱外,经典的男女对唱也是一大亮点。随着村子的发展,男女对唱的题材既有歌颂新生活,也有用唱词为听众送去佳节的美好祝愿。在昌江沿海地区的农村里,除了蒸年糕以期新的一年步步高外,家家户户还要在院子大门、屋子门口都贴上春联,祈求在新的一年里纳福安康。有的人家还会在院子门口贴一小幅“开门大吉”“百无禁忌”。而在家里的树、水缸、猪圈等处贴巴掌大小“利是”符的习俗,却随着大家都住上水泥房而慢慢变得少见。东方醇香浓郁地瓜酒在位于海南省西部的东方市,每逢春节酿造三五坛口味醇香的地瓜酒,几乎是当地人过年必备的年货之一,也是当地一个传承已久的习俗。据东方黎族文化研究会会长符文丰介绍,年前一个月,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着准备食材酿酒,当地村民认为,无论是外来宾客,还是同族亲戚,无论是待客,还是送礼,只有端出足够醇香的地瓜酒或米酒,才能更体现出待客的诚意,这样的年味才会如酒香般浓醇回味。此外,在东方市还有一“补年”的特有习俗,如,过年祭拜祖先时忽然发生灯火或香烛熄灭、爆竹不响、春联被小孩撕破、吃饭碗碟摔落等“小意外”,当地人难免会心生“疙瘩”,有些人则会选在元宵节那天张罗一下“补年”,如,重新张贴对联,烧香点烛拜公,再祈福来年利是等。过年总是少不了各种各样的美食,怎么能不每逢佳节胖三(公)斤?!美食虽好,也要懂得克制哦!不多吃,更重要的是,不要忘记多多跑步运动哦!跑步运动、合理饮食、自律克制虽然辛苦,但是它会让你过上一种滚烫的人生:年轻、自信、开朗、幸福。来源:海南日报、海口看点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