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南海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王康景
近期,年海口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圆满举办,旨在为广大市民创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终身学习的社会环境。通过线上线下各类系列活动掀起全民学习热潮,这也是海口市推动社区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海口市大力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积极把海口建设为学习型城市,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和能量。
抓好统筹
10部门参与制定计划设立社区教育学校所奠定基础
早在年,为落实好《海南省教育厅等十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实施意见》。海口市教育局联合市文明办等10部门率先在全省出台《海口市推进社区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年)》,明确了海口市社区教育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等内容,为推进社区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图为社区学习活动现场(活动方供图)
三年来,海口市教育局按时将海南省教育厅下达的资金合计万元进行分配至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和四个区教育局用于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依托国家级优质中职教育资源,在海口旅游职业学校成立了海口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海口四个区依托辖区内的中职学校或高等职业院校逐步成立了社区教育学院4所、乡镇(街道)设立社区教育学院分院43所、社区(村、居委会)设立了社区教育学校(含教学点)所,逐步建立健全了海口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办学网络,为落实社区教育工作做足了准备。
年11月至12月期间,海口社区教育活动项目分为海口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海口中小学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活动、职业技能进社区活动、海口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项目、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培训项目、提高乡村振兴人员素养培训项目等共7个部分积极落实。
丰富内容
在原有内容和课程上新开发至少4类主题内容
年海口市社区教育活动项目进一步丰富了活动内容及教育课程,在延续插花艺术、面点制作、咖啡制作、茶艺鉴赏、书法鉴赏等职业技能特色课程基础上,新开发了美容美发、绿色环保、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助力乡村振兴”终身教育工作管理干部培训等内容,共开课课时,开班场次达72次。活动广泛覆盖社区居民、乡村村民、中小学生、家庭主妇、退休干部、职业白领、志愿者等人群,累计参与人数余人次,切实加大终身教育的培训力度。
此外,年的全民终身学习活动中开展的职业技能进社区,覆盖海口四个区共16个城乡社区,分别举办插花艺术、面点制作、美容美发、书法鉴赏、巾帼学堂等培训课程共25场,受惠群众达到千余人次;
同时落实“双减”政策,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联合海口市10余所中小学每周六在旅职校开设咖啡制作、面点制作、茶艺品鉴、插花艺术等课程;活动还在秀英、龙华、琼山、美兰四个区的6个社区举办9场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教育培训课,助力解决老年人在出行、就医、消费等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另外还举办了“助力乡村振兴”海口市终身教育工作管理人员研修班,开展4堂专题授课和4场实地走访,海口全市社区教育有关部门人员近百人参加培训并到美兰区新安社区和龙华区盐灶大社区两个教育点进行实地走访案例教学。
成效初显
海口各区打造了具有特色的社区教育品牌
据了解,年的社区教育活动在琼山区文坛社区、秀英区海榆东社区、龙华区盐灶社区、美兰区万福、新安社区开展社区教育试点工作,探索了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新模式,以点代面,适时在全市城区全面推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升社区教育服务能力和水平。
图为社区教育活动现场(活动方供图)
其中,琼山区文坛社区“家门口的居民学校”项目被教育部和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评为年“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海口市友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刘阳被评为“百姓学习之星”。
秀英区利用社区教育专项资金40万元,打造海秀镇海榆东社区学校和石山镇施茶村委会社区学校品牌特色,社区居民满意度达到90%以上。
龙华区积极链接社会公益组织、爱心企业,整合海南医学院、医院等21名专家,在辖区内联合开展心理、健康、娱乐等社区教育服务;居仁坊社区学校构建了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高校教师、社区专兼职、志愿者教师为主体的10名师资队伍,为居仁坊社区学校带来了健康、朗诵、唱歌等课程。
美兰区万福社区学校与辖区2个志愿组织、4个爱心企业单位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实现社区教育广覆盖和资源稳固化;新安社区学校共链接到社区内外志愿者、爱心企业等资源13个,为新安社区学校带来了丰富的社区教育课程。
矩阵宣传
媒体全景式报道营造浓厚社区教育氛围
年海口社区教育项目在南海网教育频道开设了海口市社区教育专题,海口旅游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