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读丨海南这个古村头戴儒冠,五里三

北京雀斑医院那里好 http://pf.39.net/bdfyy/dbfzl/211210/10057595.html
                            

海口市永兴镇境内的雷虎岭,气势巍峨,威名显赫,在海南地名学上独树一帜。

此地自古多奇才,赋予这处火山遗址虎踞龙蟠的旷世威严。

这座大气磅礴的休眠火山口已经蛰伏上万年。它“虎头虎脑”,默然守护身边林莽,丰饶物产,拥抱环境秀美的文化古村,呵护脚下这幽深宁静的绿色家园。

火山古村

早在明代,先民已相中雷虎岭周边地区,已在此选址觅地,聚落立村。与“威风凛凛”的山岭相比,火山古村个个温文尔雅,头戴“儒冠”的有上百个之多,儒本村就是其中一个。

儒本是吴姓聚居的村落,立村已多年。那是一方神奇的土地,四围原生林、次生林蔚然深秀。房前屋后,每年5月黄皮缀满枝头,荔枝硕果累累,那是村民的“绿色银行”。村道矮墙用乱石叠成,藤萝在石缝间缠绕,成了“绿萝篱笆”,展现出火山古村的蓬勃生机。

绿萝篱笆里,火山岩砌成的古老石屋虽已历时百年,但依然坚固如初。石屋前墙雕琢精致,山墙、后墙粗拙,庭院、巷道铺石板,仍然使用着石缸、石盆、石槽等石器。唯有厅堂不同,两旁立圆柱,木板为墙,俗称“十柱屋”,被建筑专家称为民居的活化石。

听老人说,早先村子四面垒石围村,人们从村门进出。围墙虽已拆除,但村门仍保留完好。门前,常见的百年古榕,干枝扶疏,浓荫匝地,冠盖蓬蓬;旁边,罕见的鸡蛋花树虬枝苍老,浑身疙瘩,满眼沧桑。古树、古村门相映成趣,点缀古老山村的绿色天地。

村门古朴,横梁上“文魁坊”“九如门”的题字隐约可辨,那是古村的文化标杆。这是一种文化传承,一种精神激励,一种理想追求。这是儒本先贤传承儒家“行为九思”“形体九如”思想奥秘的历史见证。面对这座门坊,令人不得不对这小山村刮目相看。

“五里三杰”

雷虎岭下盛传“五里三杰”的历史传奇故事,这在儒本村民家得到印证。

嘉庆八年(年),琼山知县郑榕题赠的“辟雍首选”匾额。

笔者在村里看到乾隆十七年(年)永兴地区社会贤达题赠的“节孝”木匾,看到“寒谷回春”石碑,还有嘉庆八年(年)琼山知县郑榕题赠的“辟雍首选”匾额及其他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虽然年代久远,木匾部分蠹蛀,但仍可隐约辨认,那是“丙辰乡进士拣选知县、琼州府学生员、琼山县学生员、恩选贡生、监生以及雷虎、遵都、永都、石山等‘排里’乡贤”赞誉吴府林孺人“节孝”的题赠,落款年月已看不清楚,但孝行却永远无法磨灭。

石碑“寒谷回春”刻立于乾隆三十七年(年),其意是颂扬医家医术高超。从碑额题名可知,赠碑者患伤寒病。《素问》云:“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风寒束表,发热恶寒,患者如陷冰窑,虽然厚被盖身,人体仍寒战。医家辛温解表,散寒通窍,对症下药,恶寒顿消。如从冰山寒谷回到阳春大地,石碑记录患者感受和对医家仁心仁术的感佩。

海口市永兴镇儒本村吴万寿珍藏的《单方大全》等医书。

“寒谷回春”石碑赠予儒本村吴氏哪位名医?碑文无法看清。但从吴万寿家珍藏的《本草备要》《单方大全》等医学典籍及现存的药铺牌匾、印章、药槽、锉刀、证书等历史文化遗存得知,至年,吴家后代仍在雷虎经营药铺,济世益民。

吴万寿拿出“益生堂”印章,上有“铺在雷虎,炮制熟药”的字样。他告诉笔者,曾祖父承焘擅长妇科,善治难产。先祖宅心仁厚,家备快马,急病家所急,驰骋山村。祖父协帝,幼承家学,60余年研究中医药,毕生致力“益生”,解放初还在琼山府城坐诊。

吴氏世居雷虎儒本。咸丰《琼山县志》载:“雷虎市,在本都,乾隆初吴启贤捐地设,并建约亭。”吴启贤是吴氏渡琼始祖吴贤秀第25世孙,他育有魁朝、魁仕两子。民国《琼山县志》载:“吴魁朝,父启贤,字秀峰,宽和正直,乐善好义。魁朝博览群书,好学不倦,品行严峻,为文思深力厚,尤工楷法,由廩贡赴国子监肄业,充三通馆誊录官。乾隆甲午举于乡。”

吴魁朝写得一手好楷书,还去过北京国子监读书,是年甲午科举人,这是一个家族莫大的荣耀。

“寒谷回春”石碑。

吴魁朝之弟魁仕是恩贡生,县志称他“浑厚笃实,少颖悟,潜心经史”,深得粤秀书院山长冯梅溪的器重,特别遴选他赴穗习学。

吴魁仕的儿子以诲是邑庠,以识是例贡,以诚是按察司照磨。吴魁朝孙子为经是邑庠。

这是一个文化世家,吴家曾创立“三台书舍”,训育子孙读经。

吴魁朝的堂侄吴以谅作为儒本吴家后起之秀,幼年就读于三台书舍,后考入琼山县学、琼州府学,继而考取国子监,学养深厚,德高望重。咸丰《琼山县志》记载:“吴以谅,字益堂,监生,雷虎人。重义轻财,事续母得其欢心。”吴氏祖屋正中悬挂一方嘉庆八年(年)琼山知县郑榕为国学生吴以谅题颂的“辟雍首选”牌匾,这一殊荣对吴家是极大激励。

新“五子登科”

问吴万寿,何为“儒本”?答曰:先祖立村,以儒为本,耕读传家,不忘根本。纵观儒本吴氏,崇文重教,家世积善。从吴启贤父子到吴万寿十几代人,家风淳厚,称誉一方。

吴万寿今年76岁,是以谅的第六代裔孙,受家学熏陶,谦虚敬慎,勤奋好学,热爱本职,教学有法,诲人不倦,学生敬仰,威望很高。值得称道的是,他教子有方,持家有道,五个儿子出类拔萃。

吴万寿当教师,靠微薄工资支撑一家七口,家境并不宽裕。长男吴邦岳,学业优秀,懂得替父母分忧。为减轻家庭负担,让双胞胎弟妹顺利上学,他舍弃读高中考大学的大道,独辟蹊径走出了从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到海南师范大学艺术系再到中央美术学院的成才曲线。

吴邦岳在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中奋志成才,成了弟妹的榜样。吴万寿教育子女用心良苦,双胞胎弟弟不负父亲厚望,兄弟俩一同读琼山中学,分别考上云南大学和天津大学。

父兄辈躬耕乐道,寒耕暑耘,天不负所望。

儒本村吴万寿先祖留下的“益生堂”印鉴。

另一对双胞胎吴垂莲和吴邦銮受到兄长极大的鼓励,姐弟俩一同考进海南中学,后来分别考入南京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

吴万寿的藏书《三字经》中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字句,这是后人盛誉的“五子登科”。五代后周的窦燕山,教子有方,享年八十二,无疾而终。当朝太师冯道曾为他赋诗,诗曰:“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吴万寿熟知以上典故,熟稔“百年燕翼惟修德,万里鹏程在读书”的至理名言。以儒为本,言传身教,文化传承,正本清源,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积善之家,终有善果。

吴万寿五个儿女都在内地工作,只是春节期间才回家团聚。吴家已盖了楼房,但吴万寿老人仍守护老屋,守护吴家文化传统。房梁上的燕子不舍旧主,上百年来飞来飞去,它们见证吴家儿女长大成才走向世界,见证吴万寿渐渐老去,也见证永远不老的“以儒为本”。

原标题:琼北古村儒本佳话

(编者注:本文原载于年6月25日海南日报海南周刊,见刊略有删减)

海南日报新媒体、海南日报海南周刊联合策划

作者:蒙乐生

值班主任:戎海

值班总监:李国栋

责任编辑:周钰侯赛

原标题:《慢读丨海南这个古村头戴“儒冠”,“五里三杰”在这得到印证!》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497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