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具有海南特色的扶贫路脱贫648万人

擅长临床白癜风研究的专家 http://m.39.net/disease/a_5488012.html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北京报道

接近年底,各地气候都进入了最寒冷的阶段,但海南岛仍无一丝冬意,温煦如春。

作为我国最年轻的省份和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省脱贫攻坚的任务并不比其他省份轻松。

风从海上来,潮起海之南。20世纪80年代,海南省凭借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战略位置被党中央定位为我国“对外开放、先行先试”战略实施的前沿阵地,成为我国最大经济特区。但是,海南省的脱贫工作在环境、经济、人口、制度等方面存在:农村贫困地区生产环境恶劣;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不合理;农村扶贫项目审批监督制度不合理等制约因素。这些因素从根本上制约了海南省贫困人口的脱贫增收。

为此,“十三五”期间,海南省加大推进脱贫攻坚步伐,各级扶贫职能部门认真梳理薄弱环节,研究具体措施,以问题为导向,修订充实扶贫手册,统一设计、悬挂贫困户门牌卡,规范和完善“一户一档”,建立村、镇、县三级管理机制,加强“第一书记”及驻村干部培训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积极筹划精准扶贫工作。如今,海南省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

年以来,海南省累计退出贫困村个,脱贫64.8万人,5个国定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其中,海南省残疾人的脱贫攻坚工作更是走出了一条具有海南特色的扶贫之路,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基本实现脱贫,省残联也被省评为扶贫成效考核等次“好”单位。

“一对一”结对“手挽手”脱贫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近年来,海南省通过挂职和选派等形式,先后派挂10余名干部到海口、文昌、万宁、定安、临高、乐东、白沙和洋浦等市县基层指导和参与残疾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想尽办法吸引致富能手和青年大学生回乡创业就业,增强基层脱贫的内生力,加快脱贫步伐。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扶贫点贫困户和全省2万多名建档立卡残疾人,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大力推进和实现扶贫点贫困户和困难残疾人“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对全省突发困难残疾人家庭多户实行一对一的精准帮扶。

“嫁汉不嫁和新村,屋破路烂海腥臭。”多年来,和新村一直流传着这样的口头禅。

那么,这个地区如此之穷,是因为位居险地、缺乏资源么?恰恰相反,和新村是一座邻海而居、良田千亩、交通便利的村庄,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占据了天时、地利。然而,全村户,人口人,贫困户高达户。究其根源,是这个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号召力不强,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

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的现象,年7月开始,海南省残联积极开展“对口服务”活动。尤其是年9月以来,按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省残联党组先后召开了30多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制定了和新村脱贫攻坚方案,成立脱贫攻坚“背水一战”领导小组,采取得力措施和省残联全体机关干部一对一的对口服务,和新村发生了有目共睹的变化。

年10月,和新村户全部脱贫出列,目前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元,位居全省脱贫村前列。

“之前因为身体残疾不便,没有工作和收入,而且一个人呆在家里也很憋气。后来,经过驻村工作队和村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开导和帮助,我一年前来到这里开始工作。如今好了,不仅在家门口工作有收入,每天还能和残友们交流,性格和心情也非常愉悦。”在临高县东英镇和新村省残联创办的服装加工“扶贫车间”,肢体三级残疾人陈亚六脸上布满了愉悦的笑容。

据记者了解,在和新村的这个扶贫助残车间里,还有20余名残疾人和困难残疾人家属及困难户像陈亚六一样,他们通过省残联驻村工作队的对口帮助解决了就业难题。

“扶贫车间”建到家“足不出村”有工作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唯有强化产业帮扶,才能夯实持续稳定脱贫根基。

近年来,为加大推动残疾人脱贫工作力度,海南省残联、省扶贫办等部门联合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规定,为全省打赢残疾人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海南省残联还通过组织困难残疾人参加扶贫夜校和举办培训班的形式,进行文化知识的普及和生产实用技术培训,让他们掌握1-2门生产实用技术,助力脱贫攻坚。

就在5月18日,海南省残联率先创办的农村阳光助残“扶贫车间”和阳光之家正式启用,不仅为贫困重度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解放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劳动力,还带动了当地一批困难残疾人及困难残疾人亲属就地就近就业,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产业发展、企业壮大、多方共赢的扶贫新路子。

据记者了解,类似这样的助残基地,全省其他市县也相继铺开。如在万宁市大茂镇创办残疾人椰壳工艺厂,帮助了30多名当地建档立卡困难残疾人及重度残疾人亲属实现家门口就业;琼海市残联扶持创办的加工生产蜡烛的琼海阳江鸿运日用化学产品制造厂,安排了6名特困残疾人和15名贫困群众就近就便就业,并带动一批残疾人和贫困户群众创业就业,实现了脱贫。

此外,海口、三亚、儋州、文昌、昌江、澄迈、乐东等市县也建立了一批就业创业基地,这些举措都精准助力残疾人脱贫,尤其为困难重度残疾人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就在今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省残疾人就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为解决残疾人就业和复工复产难题,省残联对全省盲人按摩店的部分月份租金进行补贴;联合省人力资源开发局连续举办了两场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公益性招聘会,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共有37名残疾人与用人单位成功签约,步入工作岗位。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经过产业扶贫,海南省还出现了大量自强脱贫、带动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典型人物。

在三亚市经营水果种植和电商超市的苏朝弘,在万宁市创办电脑维修公司的林觉养,海口市琼山市养蜂脱贫专业户黄广行,屯昌县养蜂和种植槟榔脱贫专业户王奕桂等等许多的残疾人——他们没有“等、靠、要”,而是“创业、勤劳、脚踏实地”,最终靠自己的双手织就了一套“黄金甲”,改变了生活,也改变了命运。

这些勤劳创业的残疾人,是海南脱贫攻坚最好的名片,也是奔小康路上最靓丽的风景线。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决胜之年,也是海南自贸港建设开局之年,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中,海南省残联已“备好黄金甲”,让更多残疾人生活得到照顾、生命得到抚慰、就业得到保障。

责任编辑:方凤娇主编:文梅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192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