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实事健康养老西区一中心九站点

养老服务关乎老年人及其家庭福祉,是民生保障体系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年,“促进老年人健康养老项目”纳入中山市民生实事。中山市民政局聚焦老年人就近就便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持续推动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完善功能设施、健全服务内容、优化服务供给、提升服务水平,实现养老服务从“有”到“优”。目前,全市已建成23个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累计开展文娱康乐活动场次、服务老人人次,开展免费康复活动场次、服务老年人人次,提供助餐服务人次、上门服务人次,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人次,老年人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谭姨今年72岁,在中山市居住了十几年。退休后,她经常去离家近的西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认识的朋友们打太极、跳舞、唱歌,十分开心。随着传统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老年人家庭数量的增加,基本养老需求日趋增多。近年来,西区街道不断探索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搭建了街道综合养老服务平台模式,目前已建立了“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形成“一中心九站点”的服务格局,实现了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一中心”是指西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正是谭姨经常去休闲放松的地方。该中心自年成立,年升级改造,为辖区老年人提供食、住、娱、医、养多位一体的“一站式”养老服务,同时为辖区内各社区养老服务站提供工作指导和服务辐射,将服务延伸至社区。年11月,该中心被市民政局确定为“中山市示范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九站点”包括彩虹、长洲、后山、西苑、烟洲、沙朗、隆平、隆昌、广丰等站点。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发挥养老服务中央枢纽角色,通过打造“长者服务评估及中央转介平台”“培训与示范服务平台”“资源整合与输送平台”三个服务平台,与九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管理相连、资源共享。如资源整合与输送平台,中心建立为老服务资源库,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定期收集服务对象需求,中心则联动爱心单位、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将老年人所需要的服务资源输送到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使服务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推行“菜单式”服务,精准对接长者需求该中心设有日间托养、共享厨房、认知训练、能力评估、康复理疗、辅具展示室、图书阅览等功能室。共享厨房里,除了冰箱,仅微波炉就有7个。老人们可以在这里就餐、制作简单的美食。认知训练室里,4位老人正在进行桌游娱乐,写着数字的卡牌,是她们对抗认知障碍的“武器”,帮助老人们提高记忆力和认知能力。康复理疗室内,理疗床设置了男女分区。在认知障碍症示范空间,各种生活物品被贴上了图片标签,专门放袜子的柜子上贴上了袜子的图片;立式空调的温度提前设置好,用贴纸覆盖其他按钮,只保留开关;置物篮存放手机、钥匙的位置各自贴上了相应图片。3楼走廊里的趣味漫画、玻璃门上多彩的老人手工作品……无不透露出温馨的气氛。“辖区老人们到中心就可以享受以上服务。此外,我们也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774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