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珠崖古儋耳,为何弃守五百年琼州崖州

中科白癜风恢复美丽黄皮肤 http://m.39.net/disease/a_6285098.html

年,海南建省,迄今为我国最后一个建置省,简称琼。海南这个省名,一看就是大海之南的意思。可是,在古代“海南”这个词并不多见,只是到了近代海南才被称为海南。那么,海南在古代叫什么?行政建置经历过什么样的演化终成海南?

卫星视角下的海南岛

伏波将军

海南与伏波将军大有渊源。一提到伏波将军,人们首先会想到东汉的伏波将军马援,他的一句”马革裹尸“成为男儿立志报国的名言。马援是第二位出任伏波将军的名将,而海南,以至于广东、广西、越南等,却都与第一任伏波将军路博德脱不开关系。

春秋战国以前,都是国君、卿、大夫等领军,秦置将军,掌征伐战斗,战事结束后即罢。汉初承秦制,虽设将军,但不常置。到了汉武帝时,帝国战事频仍,遂将军广置。

西汉的各种将军名号中,名位最高的是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这主要跟卫青、霍去病有关,其次是前后左中右将军,再之后是骁骑将军、轻车将军,伏波将军、强弩将军、拔胡将军、浚稽将军、贰师将军、横海将军、楼船将军、将屯将军、护军将军等等众多名号的将军。

终西汉一朝,仅有路博德一人被授予伏波将军。伏波,顾名思义,意为降伏波涛。

第三位荣任伏波将军的是东汉末年的陈登,陶谦三让徐州是小说的演义,陶谦病故后,时任徐州典农校尉的陈登拥戴刘备当上了徐州牧。建安元年,吕布跑来赶走了刘备;二年,陈登向曹操献灭吕布计;三年,曹操发兵讨吕布,广陵太守(今扬州)陈登率兵围吕布于下邳城。吕布伏诛后,陈登因特殊功勋进封伏波将军;四年,陈登先后击败孙策、孙权。赤壁战败后,曹操尤为后悔当初未能采纳陈登灭江东之策。

第四位伏波将军是夏侯淳,与吕布作战中一只眼睛中箭,拔出来一口吞了。关羽水淹七军,声威大振,就是夏侯淳领兵挡住了关公的攻势,受拜前将军。曹丕称帝后,拜夏侯淳为大将军,然仅二月即病故。

曹魏立国后,还任命过四位伏波将军:满宠、甄像、孙礼、卢钦。任期最长的伏波将军是西晋的孙秀。晋代另外还有伏波将军三人,著名的炼丹术士葛洪(竟然挂了印信去修道成仙),另外两位伏波将军,则都是晋军都督陶侃手下的属将。最后的伏波将军是南朝陈代的王飞禽。

伏波将军的称号,由于路博德和马援的功绩熔铸于其中,数百年间当当作响,两汉帝王和朝廷都十分珍重,不肯轻易授人。然而到了陈登时,文官兼武职,将军实职成虚衔,其称号已存降损之嫌;到了夏侯淳,此人忠于曹魏,恨此称号为汉官,多次请求撤换,伏波声威又销去了许多;曹魏时连封数人,伏波将军的名号又淡去许多;孙秀是孙权四弟的嫡孙,但是作为降将和亡国支庶的身份,又从骠骑将军被降为伏波将军,伏波将军的名号再度受损;葛洪胜一小仗受封,得之太易,又弃之不顾,使伏波名声损之又损;到了混乱的南北朝,特别是北魏,由于崇拜汉朝,将伏波将军拿来当宝,有名姓可考的领受过伏波将军称号者凡四十余人,被糟蹋得不成样子;宦者王飞禽,立一小功而得封,则更为人所不齿。

若论名气,这么多位伏波将军中当属第二代伏波将军马援名气最大,但若论开疆拓土,则非第一代伏波将军路博德莫属,功绩直追卫霍。

马援平定了交趾徵则、徵贰叛乱后,朝野故旧纷纷庆贺,马援却说:““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才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飨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随即领命挥师出雁门。

从马援的言语中可知,路博德是榜样,是标杆。

元狩四年(前年),卫青、霍去病各自领兵远征,这一仗是汉匈大战的决战。右北平太守(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南)路博德跟随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漠北。

卫青一路遇到匈奴单于主力,惨胜,斩首俘虏匈奴一万九千人,单于逃走。归属大将军卫青统领的前将军李广走错了路,未能与大军主力会合,这也是卫青未能全歼匈奴的一大原因,李广因被问责而自杀。

霍去病一路战果辉煌,出击两千余里,直指匈奴左贤王的军队,斩杀和俘虏敌人的数量是卫青一路的数倍。封狼居胥就是在这次大战胜利之后。

司马迁记载:”右北平太守路博德属票骑将军,会兴城,不失期,从至梼余山,斩首捕虏二千八百级,封博德为邳离侯。”

李广带领的是帝国的精锐,路博德所带的只是治下的地方部队,在这一场大战中两人表现迥异。汉匈战争中,被司马迁吹嘘为名将的李广多次犯错,而此前只是地方官员的路博德则开始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

海南的首次建置

尧舜时代,海南岛为南交之地,夏、商、周三代,为扬越之南裔。春秋战国时本岛或为百越地,早期的土著居民是四千年以前至六千年间从内地东南及西部沿海百越地区渡海过来的“骆越人”。

在本岛西部有部落方国离耳国。据《太平御览》、《异域志》、《博物志》、《淮南子》等古籍记载,当时海南岛西部土著缝制的衣服,像被单一样,中央开口,“以头贯穿胸不突穿”。因而时人称其为“贯胸国”,这是海南最早的称谓。

春秋战国时,长时期作为货币交换的贝壳不再使用。海南本岛长达六百多公里的海岸线,贝壳堆积如山,人们用作装饰品,尤作耳坠、耳环为多,垂及双肩,成为特色。《山海经》云:“南荒之外,有离耳国,其人耳长及肩,每逆风走,则将耳反搭。”

秦始皇灭六国后,兵发五十万南征百越,在南方设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并将中原几十万人迁徙其地。其时,海南岛为象郡之外徼。秦汉之交,秦龙川令赵佗自立为南越王,南越国势力遍及海南岛。

汉匈大战告一段落后,汉武帝的目光从塞外移向了岭南的割据政权南越。

元鼎四年(前年),卫尉路博德率领军队屯桂阳(今湖南郴州),等待汉使消息。

元鼎五年(前年),南越王相吕嘉发动叛乱,杀害汉朝使节和南越王赵兴及王太后。

当年秋,汉武帝刘彻派遣伏波将军路博德从桂阳出发,进入湟水;楼船将军杨仆从豫章出发,进入浈水;以归义越侯郑严作为戈船将军,从零陵出发,进入离水;以田甲作为下濑将军,进入苍梧。各路大军十万,另外还带有许多曾经犯过罪的人至军前效力。此外,南越的驰义侯何遗另外统领巴郡、蜀郡的罪人,从夜郎发兵,进入牂柯江。各路大军会师目标番禺。

元鼎六年(前年),外出巡幸至河内郡汲县(古牧野)新中乡地界的汉武帝接到前方传来捷报,路博德捕获南越国王世子赵建德,并送来反叛主谋南越末代丞相吕嘉的首级,龙心大悦,遂于此地置县,定名获嘉。两千多年来,获嘉县再未更名。

汉武帝论功行赏,加封路博德六百户。第二年,汉武帝登泰山封禅,改年号元封。

元封元年(前年),将南越地区开置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九郡。其中,珠崖、儋耳两郡在今海南岛,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大部在今越南的中部和北部。

珠崖郡和儋耳郡两个郡的设立,海南岛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行政机构建置。因为地处雷州半岛以南,中间隔着广阔的大海,时人将琼州海峡以南的广泛地区称为海之南,海南岛以其行政建置被称为珠(朱)崖洲,也多被称为“海中之洲”。

海南的东部多产珍珠,西部的人耳长,于是,从《国语·齐语》“觅任儋何”中,取名珠崖郡、儋耳郡,寓言“珍珠任儋耳”。珍珠多,起名珠崖郡很好理解,而”儋耳“,据《汉书》记载:“儋耳者,大耳种也。”

珠崖郡(治今海口市琼山区龙塘镇),管辖瞫都、珠崖(治今海口市)、苟中(治今澄迈县内)、紫贝(治今文昌市)、临振(治今三亚市)、玳瑁(治今海口市)、山南(治今陵水黎族自治县内)等县;儋耳郡(治今儋州市三都镇),领县有儋耳(儋州市三都镇)、至来(治今昌江黎族自治县内)、九龙(治今东方市内)、乐罗(治今乐东黎族自治县内)等县。二郡属交趾剌史部。

海南岛和整个岭南地区一样,虽然成为汉朝的一部分,但由于地理位置上处于极南的偏远地带,且与大陆之间隔着大海,因此朝廷将海南岛视作化外的蛮荒之地。岳飞遇害后,岳家后人被流放到了今天广州这一带,可想而知南宋之前一千多年的西汉时期,更偏远的海南岛是什么景象。

中原士族对于这种化外之地一向鄙夷,来到海南岛的官吏无不贪婪暴敛。据《资治通鉴》记载,驻守海南岛的官吏贪污受贿,搜求珍宝,民不堪役,引起反抗斗争连年不断。

终汉武一朝,珠崖、儋耳二郡虽然有未沐汉风的蛮夷因抵触汉朝的统治而数次造反的个别景象,但都是小规模的官民矛盾冲突,并无大的战乱,整体上还算和平。武帝崩,幼子刘弗陵继位。当年,得知消息的骆越之民按捺不住即发动了规模不一的叛乱。

此时,朝廷内部上官桀等人企图发动政变,被霍光诛灭,汉昭帝得以坐稳帝位,然霍光也得以擅权。少年皇帝对内对外都没有采取他父皇的铁腕手段,而是以休养生息为主。昭帝英年早逝,汉室朝廷内部权力纷争不断,而海南等边陲之地的暴民大规模的叛乱更是愈加猖狂。

平叛给西汉朝廷带来了巨大经济负担,而那些蛮荒之地并不能给帝国带来多少赋税。于是,化外之地不服教化,不如撤掉,等等这类的声音在朝廷逐渐成了主流。

汉昭帝始元五年(前82),废儋耳郡并入珠崖郡。以前两个郡都难弹压,现在一个郡更感吃力。

西汉第十一位皇帝汉元帝刘奭即位为帝的当年,岛上的骆越人预见了西汉皇室频繁更新迭代早已无镇压强力,所以便越发肆无忌惮地在新皇即位当年发动了大规模叛乱。汉军马不停蹄地镇压之后,仅仅维持了两年,叛乱再起。

不胜其扰的朝廷展开了大讨论,此时,摆在君臣面前更迫切的问题是关中的灾荒。最终,汉元帝初元三年(前46)珠崖郡也被罢废,转而设立朱卢县隶属交州合浦郡。

名义上海南岛还有一个朱卢县的建置,但是朱卢县的官员们基本都在雷州半岛办公,早期的移民也撤出了海南岛。西汉经过了65年的努力,最终在实际上放弃了海南岛。

弃守年终归琼崖

东汉初期,第二代伏波将军马援平定交趾叛乱,往来南海,抚定珠崖,复置珠崖县,属合浦郡,后又复置儋耳县。珠崖、儋耳二县均隶属于合浦郡,督于交州。然而,东汉的官吏与西汉相比没有丝毫进步,对蛮夷的鄙夷,对珍宝的贪婪,导致反叛不断,很快就又放弃。

三国时期,吴国在雷州半岛设立珠崖郡,领徐闻、朱卢、珠官三县,属高州管辖,对海南岛实行遥领。

西晋时期,省珠崖郡,并入合浦郡,属交州。

南朝宋时期,复立珠崖郡,治徐闻,不久又废,以珠官、朱卢属越州。

南朝梁时期,在废儋耳郡的地方设置崖州,统于广州都督府。

从汉元帝罢撤珠崖郡之后,历代州郡治所均设在大陆,对海南地区只是“遥领”而已。至南朝梁武帝时,始在海南本土设置崖州,有效地管辖海南岛全境。此事意义重大,弃守年后,海南重回中华版图。

梁武帝虽然在选择继承人时办事糊涂,但是对于海南却显示出一代雄主的政治手腕。梁朝采用政治联姻的手法拉近了与海南土著的距离,岭南冯融之子冯宝与俚人冼氏家族女首领结为连理,自此俚汉逐渐友好往来。这似乎为某一句话提供了佐证,此处省略0字。

当时随俚僚首领冼夫人内附的有一千多峒,冼夫人请命于朝,故置崖州。《北史》和《隋书》均载“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峒”,是为“海南”一词的最早记载。

梁灭陈代,海南又进入一个空窗期。

这种时管时废的状态一直延续了年,究其原因有三:

其一是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海南实在是过于偏远,新官上任光路途就得走几个月,还得冒横跨大海船毁人亡的风险;

其二是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江南都未能得到很好的开发,更遑论遥远的海南了。收取的一点点赋税根本抵不上巨大的投入,管理海南是一笔赔钱的事,要背上沉重的财政负担,对于朝廷来说自然也就没有更进一步的愿望和余力;

其三是实力因素,汉亡时仍然强盛,只是不胜其扰而放弃海南,汉之后的数百年,中原飘摇,战乱不断,中原缺乏一个强力的中央政权。

隋文帝一统天下后,分裂战乱数百年的的中国终于又出现了一个大一统王朝。借助冼夫人和岭南豪族冯氏的力量,隋王朝得以真正重返海南岛。

隋文帝是一个经常被后人忽视的雄主,他所建立的历史功绩堪比秦始皇,如果不是他夺了自己外孙的皇位,如今是否还有汉家还真不好说。隋炀帝在历史上被作为暴君、昏君的典范,其实,主要还是他对高句丽用力过猛,想一战而平,终至民怨沸腾,天下大乱。李二坐了龙椅,对自己的这位表哥没甚好言语,颇令人不解。

隋炀帝大业三年(),改崖州为珠崖郡,后又析西南地区置临振郡。大业六年庚午(),又将原二郡改置为珠崖、儋耳、临振三郡,属扬州。

隋朝这一次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经营策略,即先处理环海再慢慢深入腹地。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彼时,岛上的土著主要是听从于高凉冯氏,隋朝只要求其在名义上归顺,隋朝设立的三个郡都在沿海的外围区域,对于内陆腹地采取羁縻统治方式。这种方式保障了海南的长治久安,而不会激起叛乱。

唐朝时的海南建置

入唐以后,改郡为州。唐朝先是把海南岛的三个郡:珠崖郡改为崖州、儋耳郡改为儋州、临振郡改为振州。到了贞观年间,从崖州分出了琼山和万安两个县建置琼州,自此开始琼州出现,唐王朝开始向岛屿腹地开拓。琼州的管辖区域范围是海南的中部内陆地区,治所在琼山县,因辖区内有琼山而得名。龙朔二年,又分置万安州,填补了海南岛东南部的空白。当然这么干可不是为了玩填空白的游戏,建置琼州相当于将此前游离于统治之外的海南岛腹地纳入封建王朝的管辖,同时还铲除了冯氏在海南最后的势力。

5州22县(统属岭南道)的建置设立,正式宣告了封建王朝对海南岛的统治管理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管辖范围从环岛沿海扩大到五指山腹地,正式把海南全岛都纳入掌控之中,相比于前代有了空前发展。

沿海地区汉化程度较深,受中原影响较大,易于归顺。然而深入腹地,唐朝官员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土著的抵制,居于中部山区的土著叛乱频发,一度攻陷整个琼州地区,摧毁琼山县城。朝廷在派大军讨平后废崖州都督府建琼州都督府,并加琼、崖、振、儋、万安等五州招讨游奕使。

强汉盛唐,中央政府强大,偏远之地的事就比较好处理。琼州和崖州轮流建立都督府(相当于军区),这一举措表明唐朝中央决心通过强化地处海南腹地的琼州,来威慑震服海南的土著人从而巩固对海南岛的统治。

都督府的设立,使得琼州和崖州首次成为了海南岛的政治中心,琼崖也就是从那时开始被用来指代海南岛。

琼崖归于海南

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再次陷入分裂,此时的海南归属南汉治下。宋朝一统后,海南重回中央王朝的统治之下,然而,由于朝廷赵家兄弟争皇位、宋军羸弱、北方契丹军力鼎盛、汉奸石敬瑭献幽云十六州于辽使得华北失却屏障......等等原因使得宋失交趾三郡。

宋朝先后对海南的行政区划进行过三次变革,这三次变革奠定了海南政治地理结构的基础。

第一次变革是在开宝五年(),崖州被撤销并入琼州,振州改名为新的崖州。岛的北部归琼州统辖,岛的南部归属于崖州管理。琼崖的南北并立使得这两个州分别成为海南岛南北区域的代称,由此触发的连带效应就是:琼崖共同构成对海南的指代。

第二次变革是在熙宁六至七年(-),除琼州以外,崖州、儋州和万安州都由州改为军。宋代的地方行政区划,州与军虽然同级,但军的实际地位要低于州。军分高低两级,高等的军地位只和最低等的下州相同,而低等的军则与县同级受州管辖。唐代由于都督府的设立,琼州的地位本就高于其他州,宋朝的这次降州为军实际上是从根本上确定了琼州在海南岛的中心地位。

第三次变革是在绍兴六年(6),海南的三个军直接改为县,海南的行政架构由州-军-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由琼州来统管整个海南岛,琼州成了全岛唯一的名正言顺的最高行政机构。

唐宋时期,都在努力建立一个一元化的机构来对海南岛进行全域管理。但是,无论是都督府-州,还是州-军,这些行政管理层次都不是严格意义的制度上的隶属关系,更多是一种松散的统合,约束性和集中性并不强。这些行政管理层次都不是严格的制度上的隶属关系,更多是一种松散的统合,约束性和集中性并不强。

宋朝由于害怕地方势力坐大,地方行政架构没有省一级,妄图达到分而治之。这虽然避免了汉、唐时期的军阀割据,但是也使得整个有宋一代,国家羸弱不堪。但是在宋高宗时,终于实现了通过琼州这一级机构行使对全岛的一元化管理。

元朝时期,在海南岛设置琼州路安抚司,隶属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后来隶属海北海南道、广西行中书省。

明代海南行政建置

明朝时期,朱元璋将琼州升级为府,海南设琼州府,领崖州、儋州、万州,归广东布政使司管辖。从制度层面确立琼州府对海南岛的一元化集中管理。这对于海南岛来说,是第一次建立起覆盖全岛的完整行政区划,海南岛正式有了统一的治理机构和一个首府。明王朝的另一大历史功绩是,积极构筑修理州、县城(基建狂魔?),彻底改变了过去大多数州县有治无城的状况,形成日后州县较少搬迁,建置更趋固定的新局面。

明朝时的海图,海南岛的形态比例有偏差

清承明制,名称虽有所改变,但架构变化不大。清初设立雷琼道,海南岛的琼州府和崖州归其管辖。两广总督-广东巡抚-雷琼道-琼州府-崖州及下属各县,管理层级清晰。

光绪三十一年(年),雷琼道改称琼崖道,崖州升为直隶州,与琼州府南北并置。

民国初,海南岛的建置仍袭清制,置琼崖道,直隶于广东省。琼州府废,设琼山县,崖州直隶州废,设崖县。

年,海口从琼山县析出,单独建市。

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内部就有了在海南岛设立直接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建置的声音。纵观海南历史行政机构设置,均未有过省一级的建置,因而,南京方面当时的动议只是设立琼崖特别区,直接由中央来管理,而不是单独建省。

这个事一直拖到了年,由于国民党在北方连吃败仗,地处偏远且有大海阻隔的台湾和海南的地位凸显,成为国民党妄图逃跑和负隅顽抗的最后基地。年国民党行政院决议设立海南特别区,辖境和今天的海南省一样,包含了整个海南岛和南海诸岛。

这种建置似省非省,说它是省,但比省低半级,说它非省,但又直属中央。这与现在的直辖市(省级,甚至某些方面还高于省)是不同的概念。

年4月,海南特别区正式挂牌成立,直接隶属行政院。但让人想不到的是在行政区命名上国民政府既没有遵循历史传统取名琼州、崖州、儋州,也没有采取最初议案中说的琼崖名称。就连北洋政府时期海南岛的行政区划也是称琼崖道。但国民政府却命名为海南,这个地理意味更浓厚的名字。

原因不得而知。切割历史,割据一方,是否从那时起在蒋某人的那一班人心中就已有之?

解放后,中央也保留了这一命名和建置机构,只是出于巩固海南岛地区的稳定和对当时南海地区复杂多变形势的考虑,再度将海南归属到广东省的管辖下,设立副省级的海南行政区。至此海南也正式成为了海南岛的名称,不再发生改变。

年4月26日,海南建省。

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战乱,仅大的分裂时期就有南北朝和五代十国。中央政权的衰弱导致边陲之地丢失,大一统的强大中央王朝建立后,那些在外游离之地得以再次内附。然而,有些却也渐行渐远。

大将军、骠骑将军、伏波将军......先辈创立的丰功伟业需要后人继承和坚守,需要后人发扬光大,大丈夫马革裹尸应是华夏后人永远的精神。

明初,由于漠北蒙古的威胁首当其冲,朝廷决定弃守安南转为外藩朝贡,距今已近年。不过,海南弃守年终归华夏一统,唐末安西孤军苦守50载终致失去的西域也于千年后回归,有些事情,现在也许看不清,但是历史将给出答案。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392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