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心式保鲜袋纳入禁塑范围人民资讯

3对重点行业开展禁塑试点工作在全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学校、旅游景区、大型商超、医院等重点行业场所开展了为期8个月的试点工作。试点期间大型商超下架了禁止范围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产品,开始销售纸制品、生物基制品等替代品,省内替代品生产企业订单量增幅较大,替代品销售量多吨。4加强法规执法力度印发实施《海南省年禁塑联合执法行动方案》等多项执法工作方案。分别在生产、运输、物流、仓储、销售等环节,在机关、学校、餐饮、外卖、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重点领域开展执法行动。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人次,检查各类经营主体户次,立案宗,结案宗,罚款.21万元,查扣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超过千万个,涉案货值70多万元。5推动塑料制品分类回收和资源化利用结合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协同推进废旧塑料制品分类回收,全省现已建成个回收网点。加强废旧农膜回收,目前全省农膜回收率达到88.13%。累计示范应用全生物降解地膜近万亩。6推动快递包装绿色化和减量化开展绿色治理、快递绿色网点和绿色分拨中心建设试点。全省规范循环中转袋使用率99.1%,标准化材料应用比例98.3%,规范封装操作比例95.9%,瘦身胶带使用比例99.9%,全省购置应用可循环快递箱(盒)3.86万个,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98.6%。7持续开展禁塑政策宣传工作全省各地开展50余场近多名公众参与的禁塑宣传教育活动,在街道、社区、商场等联合开展有奖知识问答、系列讲座等活动多场次,发放调查问卷11.7万份。组织举办“巾帼禁塑”和创建“绿色家庭”宣传行动,发布禁塑倡议书,在各市县成立了禁塑志愿服务队,全省多名巾帼志愿者走上街头、走入店铺、超市开展了环保袋赠送、环保袋绘画、文艺表演等新颖的宣传活动,评比环保家庭6万户。记者走访“卖两个蒜赚不到5毛,一个袋子要2毛”菜贩喊贵降解袋难题待解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5月25日讯(记者谭琦)“我们目前的订单都是大型商超,来自农贸市场的订单一个也没有。”海口市一家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工厂相关负责人对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说,目前小商家和市民的“禁塑”意识仍然不强,对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销量有一定的影响。摊主:用降解袋一天成本接近20元25日,记者走访了海口多家农贸市场和小型个体户商家,多数商家了解“禁塑”,但都表示成本太高。“卖两个蒜头赚不到5毛钱,一个袋子就要2毛,成本太高了。”龙舌坡菜市场一名摊主称,“禁塑令”实施后,农贸市场要求用全生物降解塑料袋。“买一把菜要一个袋子,不同种类的菜需要分开装,用全生物降解袋子都赚不到钱了。”一名摊主说,最便宜的全生物降解塑料袋50个6元,平均下来0.12元一个。“一天最少要用个袋子,多的时候光是袋子的成本就接近20元。”这是许多摊主的心声。记者在该市场看到,除了菜篮子摊位和少数摊位使用全生物降解塑料袋外,大多数摊位都使用背心保鲜袋替代普通塑料袋。“以前买一捆塑料袋1.5元,现在30厘米的背心保鲜袋15元可以买个。”杂货店的摊主算了一笔账,用保鲜袋替代塑料袋比全生物降解塑料袋便宜,且不违规。记者从海南《全省禁塑工作突出问题整治方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海南将组织对“禁塑”名录进行调整,将背心式保鲜袋等有提携功能的保鲜袋纳入禁止范围。“农贸市场不像超市,单价不高,利润较低,如果将袋子的成本加到蔬菜里,价格没有优势;强制让消费者购买袋子,也会导致客源的流失。”龙舌坡农贸市场管理员称,市场也暂无相关的经费支持统一购买全生物降解塑料袋。市民:“禁塑”一个月后放弃了走访中,记者在许多公众场所都看到关于“禁塑”的宣传栏和内容,多数市民知晓“禁塑”的相关工作,但很少会主动使用“禁塑”名录内的产品,生活中仍然使用普通塑料制品。“14元可以买到多个40厘米的普通塑料袋,每个成本只要7分钱。”市民陈女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去年年底“禁塑令”出台后她购买了50个全生物降解塑料袋,花费22元,每个袋子4毛。用了一个月全生物降解塑料袋,陈女士发现小区大多数人还在用普通塑料袋,并没有相关执法检查,她又重新购买了一批普通塑料袋。“全生物降解塑料袋成本太高,而且实际使用情况中也没有强制使用。”陈女士说道。案例使用不可降解打包盒烧腊店被罚款3万销售含有聚乙烯纸杯罚3万年12月1日,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龙华分局执法人员对水产码头水产局楼下的海口龙华合兴商行进行检查,发现该商行正在销售含有聚乙烯(PE)“兴荣”加厚纸杯。近日,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龙华分局依法对该商行予以没收“兴荣”加厚纸杯个并罚款3万元。使用不可降解打包盒等罚3万年12月17日,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龙华分局执法人员根据举报,对海口龙华国兴龙记烧腊饭店进行检查,发现该店经营的饭店包厢储物柜内存放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打包盒等制品,提供给消费者打包食品时使用。近日,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龙华分局依法对该烧腊饭店没收标有PE标志的包装袋0个、标有PP标志方形塑料饭盒个,标有PP标志圆形塑料饭盒18个,并处罚款3万元。卖不可降解塑料袋罚元5月11日10时,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琼山分局市场监管科执法人员开展“禁塑”执法检查。执法人员在椰海大道凤翔湿地公园附近巡查时发现,一流动商贩驾驶一辆电动自行车,停在路边涉嫌销售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执法人员当场联合海口市琼山区行政综合执法局执法人员、凤翔派出所民警拦截检查。执法人员经清点发现,这辆车牌号为XX的电动车上,居然装有2.3万余个23种规格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吸管个以及个“雄邦塑业泡茶杯”。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琼山分局依法对现场发现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予以查扣,并对商贩王某饶处罚款元。(记者蒙健)本文来源:南国都市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726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