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趋缓后,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光明日报

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https://m.39.net/disease/a_r6v5qfj.html
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形势逐渐趋缓,确诊病例“清零”的地区越来越多,复工复产的步伐越来越快。专家指出,疫情之下的压力和恐慌,给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会带来紊乱,使很多人陷入“心理危机”状态。随着复工复产,很多人可能会遭遇新的心理困扰。近日,心理疏导工作者黄奕彬(左)在海口市琼山区一处医学集中隔离观察点向其他工作人员了解留观人员状况。在疫情趋缓的形势下,如何进行心理重建?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陈虹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吴文庆。陪伴支持,助其做出行为改变记者: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持续到复工复产阶段。如果身边人有心理困扰,我们如何给予安慰和帮助?陈虹:让被帮助的人感觉到自己被关心非常重要。所以,可以告诉对方:我是你的好朋友,或我是你的铁杆闺蜜,有什么事,可以和我说说。耐心地听他们讲述遇到了什么事、在什么地方发生的事、看见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等,让他们说出什么事或什么人令其感到不舒服。有人聆听,他们会感到被理解。他们讲的话,讲的事,一定不要转述给别人(除非万不得已,比如对方有自杀倾向),更不能当成笑话四处张扬,一定要让被帮助的人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感受到心理支持。吴文庆:要了解他们当时的感觉和心情具体如何,并问问这种感觉或心情持续多久了,什么时候开始的,然后沟通怎么办。要用积极语言给被帮助的人传递希望,让他们觉得“这个坎我是可以过去的”。比如可以跟他们说,“我看你好多了,没事儿了吧”,“走,和我打球去(我请你吃大餐)”,“你比我强多了,轮到我早不知如何是好了”,“你已经非常棒了,一定会克服的(一定会过去的)”……用鼓励的话语抚慰人的心灵,减轻人的内心不适之感,给人带来欢娱和希望。记者:疫情期间的心理问题比较普遍,但疫情过后,同样不可忽视。疫情减轻以及复工复产后,如果发现他人看上去像有心理问题,我们能做什么?陈虹:疫情之后,如果发现有人情绪不高、不快乐、不合群、有时发呆、老说“烦”、还特“懒”,对什么都无所谓,这时要注意了。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719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