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勋亭路39号,有一处全国重点烈士纪念亭建筑物。在亭子上方的横匾上和亭前的雕像底座正面,分别镌刻着开国上将王震和邓公的题字:李硕勋烈士纪念亭和李硕勋烈士永垂不朽。
在亭子的后面的碑廊上,则镌刻着两位开国元帅朱老总、聂帅,两位开国上将张爱萍、周士第以及其他重要人物的题字,以表达对这位烈士的纪念。
那么李硕勋是谁?他有何光荣的事迹,能获得这么多开国将帅的纪念呢?
李硕勋,原名李陶,生于年,今四川高县人。他少有大志,从上小学时就具有爱抱打不平的反叛精神,成为学校里的风云人物,曾豪言:“吾愿成一事业家。”
五四运动爆发后,李硕勋积极参与学生爱国运动。在斗争中,他凭借出色的组织宣传才能,被推举为学生代表,随后他还进入川军,当了第一师骑兵团的一名团部文书,这段从军经历,也为他后来参与南昌起义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
年,18岁的李硕勋来到成都转入四川省立一中求学,在此期间,他认识了时任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的吴玉章。吴玉章思想先进,曾参加过辛亥革命,做过孙中山大总统府的秘书,还是留法俭学运动的最早组织者之一,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赵世炎等都曾在他创办的留法俭学预备学校学习过,同时他还是四川地区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之一。
在吴玉章的影响下,李硕勋受到新思想、新文化的熏陶,积极进行反军阀的学生运动,结果被军阀通缉。迫于形势,李硕勋又先后到北京、上海求学。
后来经过友人多方帮助,他进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在上大学习期间,他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结识了瞿秋白、邓中夏、蔡和森、张太雷、恽代英、任弼时等人,在恩师益友的指导下,他表现出杰出的领导能力,被推选为全国学生联合会会长。
大革命爆发后,根据上级组织安排,李硕勋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师政治部主任,和师长周士第一起参加北伐战争。然而正当北伐节节胜利之时,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面对敌人的屠刀猎枪,我党果断决定调集兵力在南昌发动武装反抗,李硕勋、周士第奉命率领25师开赴南昌参加起义。
然而由于敌人力量强大,起义军被迫离开离开南昌南下广东。在南下途中,先头主力部队被打散,而负责殿后的25师也在三河坝遭受重创。鉴于形势严峻,朱德、周士第、李硕勋组成前敌委员会,统一率领残部避开敌人,向闽粤边境北上。在行军至天心河时,前敌委员会决定由李硕勋离队前往上海,向中央汇报部队情况,请示下一步行动。
李硕勋回到上海后,根据组织安排他又先后担任江苏省委秘书长、浙江省军委书记、江苏省军委书记、江南省(江苏、安徽、浙江和上海市)军委书记、广东省军委书记等重要职务。在担任广东省军委书记期间,由于叛徒出卖,李硕勋在海口被捕。特务们对他使出老虎凳等酷刑,还打断他的双腿,企图迫使李硕勋屈服,然而李硕勋始终立场坚定,严守秘密,就义前他写下让人泪目的遗书:
余在琼已直认不讳,日内恐即将判决,余亦即将与你们长别。在前方,在后方,日死若干人,余亦其中之一耳。死后勿为我过悲,惟望善育吾儿。你宜设法送之返家中,你亦努力谋自立为要。死后尸总会收的,绝不许来,千嘱万嘱。
年9月上旬,李硕勋在海口市东校场被敌人杀害,当时年仅28岁。
李硕勋的的恩师,后来成为延安五老之一的吴玉章听闻噩耗,作了著名的《悼念李硕勋烈士》七言律诗:
锦城初识羡英华,有志男儿爱国家。
北伐从军趋武汉,南征转战别流沙。
几行墨迹明心迹,万顷浪花涌血花。
遗骨琼州何处觅,喜看红日照天涯。
解放后,朱老总则对曾经和自己一起参加南昌起义的李硕勋这样评价道:“硕勋同志临危不屈,从容就义,是人民的坚强战士,党的优秀党员。”
值得一提的是,李硕勋的儿子后来也参加革命,并留学苏联学习水利发电专业,建国后他从基层做起,投身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年当选为总理,他的名字叫李鹏,而此时距李硕勋烈士英勇就义,已经过去整整5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