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也是粮食安全和百姓“饭碗”的基础。近年来,受农田耕种条件差、农业相对效益低、农民外出务工等影响,文昌各乡镇存在耕地撂荒的现象,宝贵的土地资源被浪费。文昌,只是海南各市县耕地撂荒情况的一个缩影。如何推动复耕复垦,保住人民的“米袋子”,让撂荒地变身聚宝盆?近日,新海南客户端记者对此进行走访调查。
文昌“啃”荒记
耕地撂荒不少原因何在?
01
耕地“先天不足”
影响农民积极性
农历三月过半,暮春时节。
文昌公坡镇锦东村西南边,村路旁的地里碧草茵茵,牛群缓缓踱着步子在地里穿行,嚼着青草,且走且停。
文昌公坡镇锦东村,撂荒的田地成为牛群的草场。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周静泊摄
这本可成为一幅美好的村野图景——如果那片为牛群提供丰美食物的草地不是耕地。
“养牛比种稻挣钱。”分管该镇耕地保护的党委委员鲍海天略显无奈。
农田成荒地,这一现象绝非公坡镇独有。据文昌市农业农村局摸底统计,全市各镇普遍存在耕地撂荒的情况。其中,昌洒、抱罗、文城、翁田、锦山等地区撂荒耕地面积较大。
文昌各地耕地撂荒,原因不尽相同,有些甚至是多种因素叠加造成。
耕地本身条件“先天不足”会导致撂荒。地力低、土壤盐碱化、缺水,都对耕作产生直接影响。比如锦山镇罗豆居片区,前些年因超强台风“威马逊”造成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严重,无法耕作。近年来,当地大力推进土壤改良,用技术手段让耕地恢复地力,重新种上了作物,但又在灌溉水源上犯了难。
“罗豆居约有千亩土地撂荒,主要还是因为缺水。”罗豆居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林英梅说,过去该片区主要的灌溉水源有两个——湖山水库和珠溪河。年10月,湖山水库被列为饮用水水源地后,无法再为农田日常灌溉提供稳定水源。珠溪河也因下游闸门损坏,海水倒灌,不能灌溉作物,致使耕地缺水撂荒。
耕地零散、不成片,种植管理不便,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耕种的积极性。
02
劳动力缺乏、土地零散等
是耕地撂荒的主因
对农民来说,他们考虑的问题更现实:种地效益低,为什么还要留在村里种地?
锦山镇罗豆居农民陈焕武掰着指头算了笔账:每种一亩稻,需要6斤种子,成本约元,租机械设备耕地、收割的租金约需元,化肥、杀虫药、除草剂近百元,还有抽水水泵需要花油钱。平均下来,每亩稻的成本至少至元。而一亩水稻一造的产米量不足千斤,收购价每斤1元左右。
“忙活4个月,每亩地能挣四五百元算不错了,一户人家能有几亩地?这还得是‘好年头’,毕竟,种地不是稳赚不赔的营生。”他说,农民外出打工两三个月,挣的工资能赶上在家种地一年的收入。
悬殊的收益差距摆在面前,农民的选择显而易见。
年,公坡镇投入余万元对锦东村委会约亩地力低下、基础设施欠缺的农田进行改造,改良土壤,修建了田间道路、电灌站,硬化田间水渠。年改造完成后,镇里动员村民耕种,却无人响应。
“大家都在观望,怕种地亏钱。”鲍海天说,公坡镇常住人口约人,大半都出去务工,留下的五六千人中多是老人和小孩,劳动力弱。缺少劳动力,改造好的农田只能撂荒。
记者从文昌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该市农村主要劳动力大量外出的情况普遍存在。一些村民举家外出务工,未将承包地转包代耕,有些耕地撂荒达两年以上。留守的在家务农人员又存在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劳力偏低、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偏弱等问题,只能选择好种、易种的田地进行种植。
5月上旬,文教镇文中洋内,沉甸甸的稻穗压弯稻秆。这是文南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的种植基地。记者周静泊摄
文昌遇到的问题是一个缩影,海南各市县或多或少都存在类似情况。
“耕地撂荒的情况是动态存在的,多是原先用于种植粮油棉糖作物的耕地。”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全省范围来看,干旱、水利设施不完善、劳动力缺乏、土地零散等是耕地撂荒的主因。
盘活撂荒地有何良方?
01
文教镇文南村:
“公司+农户”农民领工资收入稳定了
为了解决耕地撂荒问题,近年文昌也做出不少探索和尝试。
5月上旬,文教镇的文中洋内,沉甸甸的稻穗压弯稻秆,棚内甜瓜已结出果实,试栽的圣女果藤爬满架……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大片撂荒地。之所以撂荒,是因为当地各户承包的土地零散,以及村里劳动力大量外流。
变化发生在年。文南村利用扶贫资金成立村集体企业——文昌文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打造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各户村民手中的土地零散不成片?那就推动土地流转,由村集体公司向村民租地,整合成亩的连片田洋。种地收益低风险大?那就转换村民“角色”,从自担风险的农民,变成“旱涝保收”的“打工人”,成为村集体公司的雇员,实现家门口就业。种稻不挣钱?那就实行“稻菜轮作”,每年必种一造水稻保障粮食供应,再轮作反季节瓜菜提高收益。
两年下来,撂荒地“活了”。冬瓜、西瓜、地瓜、圣女果、辣椒……站在田埂间,文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永青指着一茬茬作物向记者介绍村里撂荒地复垦的成果。田洋周边的道路、田间的水利渠道修缮硬化后,收购商的货车可以直接开到田头大批量“收货”,村民卖货时讲价更有底气。
公坡镇在锦东村改造亩高标准农田,今年春,镇里雇佣村民耕种、管理稻田。记者周静泊摄
“村民来地里打工,每天可以拿元工资。去年光零工工资就发了多万元。”林永青说,村里调动本村技术骨干力量进行种植管理,现在卖稻米、卖瓜菜的收入不但能维持公司日常运作和工资支出,还略有盈余。
02
锦山镇罗豆居:
改种紫贝赤稻一斤能卖近40元
公坡镇在锦东村委会改造的亩高标准农田,今年也种上了水稻。鲍海天说,镇里雇了对当地作物习性、土壤环境知根知底的“土专家”打理田地,播种、插秧、收割等重活租赁机械完成,再雇佣村民施肥、打药、除草。
“我们希望通过这片试验田的示范,吸引更多专业企业、合作社参与当地农业发展。”鲍海天表示,试验田周边还有许多连片田地,集约化发展潜力大。
在“公司+农户”模式的基础上,罗豆居探索发展特色种植业。
如今陈焕武所在的海南璟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改良复耕的撂荒地上种起了紫贝赤稻。这种当地的野生稻谷富含钾、钙、铁、锌、硒等矿物质元素,营养价值高,恰好迎合现下追求健康的消费潮流。
撂荒地改良复耕后种上有机赤稻。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周静泊摄
“有机种植的赤稻产量虽然低,但售价高,定价元/4斤的盒装米,市场反应还行。”陈焕武说,罗豆田洋内还种了辣椒、茭白等作物,今年辣椒行情走俏,亩产值高,收入超预期。
盘活撂荒地,最直接受益的是村民。陈焕武表示,在当地政府和有关科研院所共同努力下,盐碱化的土壤得以改良复耕,村民既可以获得出租土地的租金,又能赚到务工工资,田里收成也越来越有盼头。
文昌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市将通过加快土地有序流转推动规模化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土地流转扶助奖励机制、切实解决农业基础设施等方式,多模式解决撂荒地问题。
一稻经济账
海南如何打造农业“聚宝盆”?
集约化生产,解决如何更好地种粮等问题
在走访的过程中,记者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种稻收益低”。这或许是现下海南不少农户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但不代表未来也要如此。
文昌各乡镇推进耕地复耕时,第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推动土地流转,以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农民靠一亩三分地‘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农村一些田地看似集中连片,实则使用权属分散,不好流转。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的所在,如何取得村民的信任,不损害村民的利益,是土地流转必须研究的课题,应该探索将分散的土地流转到村集体统一经营,既让百姓放心,又便于集约化生产。通过集体经济流转土地后,可将土地托管给村委会、种植大户,或村集体公司、合作社等统一代耕、代种、收割。目前海口、万宁等地已逐步探索出适用于当地实际情况的路径。
海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所研究员唐清杰也认为,集约化生产是水稻生产的必由之路。在他的研究中,一组数据直观地佐证了他的观点:一般季节水稻管理定额是人均4-6.67公顷,而在机械化水平高的种稻区,人均管理定额可以增加至20-33.33公顷。传统的分散经营模式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也就无法带来规模效益。要促使水稻升级增效,就必须打破分散经营模式,加快集约化生产步伐,解决谁来种粮、如何更好地种粮等问题。
育种研发,种出海南优质稻品种
在海南商超,鲜少见到海南米摆上货架,它们多以无品牌散装米的形式出现在农贸市场。
“因为过去海南农民种稻,种的是自己的口粮,不作为商品对外出售,在品种选择上不会过多考虑各地消费者的口味。”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
从日本的越光米,到泰国茉莉香米,优良品种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海南水稻的亩产效益要提上去,需要找到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种。
在唐清杰看来,目前海南水稻品种的特色优势不强,优质稻和功能保健稻等突破性新品种缺乏,个别抗性性状缺陷明显,应用范围较窄。虽然每年冬季,全国农业育种人才大量聚集海南,科研投入也倾向于南繁育种保障,但针对海南本土水稻的育种科研人员及经费不足,缺乏良种攻关专项研究。此外,海南的地租、劳务、运输成本高,种子生产硬件设施薄弱等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本土水稻品种的研发。
“海南应该建立相对固定的省级种质资源圃,对现有的种质资源进行保存、精准鉴定、整理、创新利用,挖掘和保护性状特色的种质资源,特别是要加大对优异种质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形成系统科学的资源保护与共享利用平台。”唐清杰建议,优质高抗水稻新品种选育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应加强产学研合作,将龙头企业敏锐的市场信息捕捉能力、广阔的市场营销网络、灵活的运作机制,与科研单位雄厚的技术力量和科研贮备结合起来,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加快优质新水稻品种研究和更新。
“育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科研人员付出一生的努力和心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高建明认为,海南应大胆革新科研人才评价机制,鼓励农业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田野里。
将先进的耕种技术带到田间地头
田间管理是否精细,对作物产量有关键影响。出于科研和技术推广需要,高建明每周都得往地里跑几趟。在他眼里,海南农民的耕作模式较为粗放和守旧。
这和留村务农人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脱不开干系,新技术推广有门槛。
“农民很难接受新生事物,无论是新的种苗,还是新的技术。他们要‘眼见为实’,看到实在的收益后,才会有所尝试。”高建明说。
虽然从市县到乡镇都有农技推广部门,但有时技术指导并不到位。文昌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庄令坦言,部分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存在学习不足、技术不强、专业水平有限的问题,且越往基层人手越少。
如何补充基层的农业技术指导力量,将先进的耕种技术带到田间地头?“向农民推广的技术,得简单、有效,使用后能提高效益,必须同时满足这三点。”高建明建议政府可以根据当地需求成立项目,向全省乃至全国的农业技术科研人员广发“英雄榜”,鼓励科研人员申请、竞争,政府从中选择符合需求、成熟的技术,在当地示范推广。
打“特色牌”向深加工突围
要使农业更“高效”,深加工是其中的“必修课”。已经有稻米企业在这条路上进行探索和尝试。
3年前,海口红旗镇墨桥村将撂荒地开发为琼山福稻生态大米种植基地,携手企业五田家共同打造“琼山福稻”品牌。
海南省水稻协会会长、五田家控股有限公司创始人林星在接受新海南客户端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海南水稻的优势在于生长周期短、产量较高、一年四季都有新米。海南水稻要在市场突围,可考虑把重心放在特色差异化加工环节。五田家就在加工上做出尝试:将煮饭口感不佳的红米加工成红米花,用其甜脆的口感吸引消费者;把黑米加工成黑米茶,既能保存营养物质又便携方便食用……
“不再是单纯卖米,而是对不同特色的稻米进行精细化加工,不仅能提升稻米的产品附加值,又能让水稻的产业链进一步升级。”他说。
而瓜果菜等农产品往深加工发展,遇到的阻力更多。瓜果菜的收成和价格受天气和市场需求波动影响很大,有时上市时间相差一个月,价格能差数倍。且随着温室大棚应用普及,海南反季节瓜菜的优势逐渐缩小。
浙江人池女士一家专业种瓜。去年,她丈夫的公司签了合同,在文昌昌洒发发瓜菜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里种西瓜。4月中旬,今年种的第一造西瓜收获已到尾声。
“种瓜就像炒股,价格大起大落,习惯了。”池女士说,海南的西瓜,销售“黄金期”在春节左右。那时别的地方西瓜还没上市,过年消费需求又高,卖到北方,价格有时能到八九元一斤。但今年气候反常,气温偏低,瓜的成熟期延后,收购价回落至3元左右。
业内专家建议,从产业链创造价值的比重来看,农产品加工能够提高附加值,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海南各地可尝试走“小而精”的路子,将农产品加工成特色产品,重“质”而非“量”,这样准入门槛不算高,在市场上也更有竞争力。
以乡村振兴吸引人才回流
“未来海南的农业还是要往精品化发展,精细化管理,高投入、高产出。”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说。
无论是提升田间管理水平,还是拓宽销路、打造品牌、延伸产业链,促进高效农业发展,都需要一批爱农村、懂农业的人才作为支撑。改变务农劳动力老弱、文化水平低的局面就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机械化、规模化发展,农村劳动力亟须补充新鲜血液,吸引农业人才。”庄令建议政府可委托省内农业相关院校,定向培养农业技术人才以解决需求。
唐清杰建议海南应加强粮食及其他农作物种业安全“卡脖子”问题的人才培养,重点聚焦生物育种、耕地保护等领域,跨系统、院高校、跨学科合作,协同攻关,争取在农业重大科技有所突破。
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认为,长远来看,海南要通过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完善教育、医疗、生活娱乐设施等配套,才能真正吸引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向农业聚集,切实带动乡村振兴。
来源: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周静泊吴岳文
注:本图文由文昌发布编辑发布,转载须注明出处。
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进行删除或者协商许可使用事宜。
投稿邮箱wenchangfab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