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红霞
近日,随着《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的出台,大众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古籍上。净手焚香,虔诚恭敬地拿出一本古籍,怀着对万物和天地的敬畏之心开启一场阅读之旅……这样略带仪式感的古籍阅读体验,对我们现代人而言,已太过遥远而奢侈。那么,让我们探一探海南古籍的家底,从古籍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魅力。
《诗法》十卷明嘉靖至万历间复古斋刻本。
海南古籍家底殷实
古籍,是我国古代典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印刷于年以前的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版本形式有写本、刻本、套印本、活字本、石印本、铅印本、稿本、抄本等,其中刻本、线装,是我国现存古籍的主要形式。
海南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现存古籍是海南省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见证着海南社会发展变迁,有着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学术资料价值和艺术代表价值。自年以来开展的海南省古籍保护工作,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在海南省的实施,目前已经摸清全省古籍的存量,初步鉴定了这些古籍的版本,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省参加古籍普查的14家古籍收藏单位和个人,共普查登记古籍约部册,其中明代古籍69部册,明清稿本11部18册、钞(抄)本33部92册。内容覆盖经、史、子、集、丛(含新学)五大部类,版本以汉文刻本为主,有刻本、稿本、抄本、活字本、套印本、石印本、铅印本等类型。收藏古籍较多的单位有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海口图书馆、海南省民族博物馆、琼台师范学院图书馆、文昌市图书馆。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藏量丰富、善本较多,年该馆收藏的《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朱子校昌黎先生集传》(一卷)[明徐氏东雅堂刻本(编号)]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年该馆被海南省政府授予“第一批海南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称号。
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珍藏的正德《琼台志》。资料图
它们见证过海南的历史
海南省现存古籍,分别以传承、购买、捐赠、调拨、随迁等方式被纳入馆藏。它们濡染过海南先贤手泽,见证过海南的历史,是珍贵的历史文物,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通过古籍普查登记,发现以下大宗文献遗存:
琼台书院藏书:分别藏于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和琼台师范学院图书馆。琼台书院是海南办学时间最长、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的官学书院,清康熙四十四年(年),由时任广东分巡雷琼兵备道焦映汉捐资倡建。清光绪二十年(年)雷琼道道台杨文骏扩建琼台书院时,从江、浙、闽、广购置经、史、子、集两万多卷,充实新建的藏书楼藏书。琼台师范学院图书馆馆藏古籍,钤有“雷琼道杨捐”之印者,即是时任雷琼道道台杨文骏捐购的图书,“海外书院多藏书,实始于此”。新学兴起后,琼台书院数次更名,年更名为“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迁徙到当时的琼山县东山镇苍苑村。年2月日本侵略者在海口登陆,侵略海南,几天后扫荡苍苑村,师生们分散逃难,该校庶务黄广意先生将古籍分别寄藏在农民家里,使古籍躲过了日军的扫荡。抗战结束后,这批古籍得以完整运回。年广东琼台师范学校停办,该校图书馆的书刊遭到破坏,最后仅存的古籍拨给了海南师专(今海南师范大学)。现在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中有钤印“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图书馆之印”者,即是这批调拨古籍。年琼台师范复办,校名改为“海南师范学校”,学校图书馆老师坚持认为该校是琼台书院之嫡脉,不可没有古籍,遂向上级呼吁,讨回“一些零星图书”。由于年深岁久,人员更替,这批图书(古籍)沉睡在图书馆库房一隅。年1月全省古籍普查开始,该馆普查登记时被重新发现。
《大广益会玉篇》三十卷玉篇广韵指南一卷明卷四卷端钤印。
苏泉书院藏书:分别藏于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和琼台师范学院图书馆。苏泉书院,又名东坡书院、粟泉书院,现址在海口市海府路五公祠。因北宋绍圣四年(年)苏轼被贬为“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途经琼山时,指导居民凿井得浮粟、洗心双泉而命名。书院于南宋初年创建,初名“东坡书院”,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曾为东坡书院题写匾额,明万历四十一年(年)更名为“粟泉书院”。清乾隆十年(年)广东琼州府知府叶汝兰重建后,更名为“苏泉书院”。清同治九年(年)琼州知府冯端本重建书院,购《十三经注疏》《资治通鉴》等图书充实书院藏书。清光绪十五年(年)雷琼道道台浙江朱采重建苏公祠,为“尊重师儒,表彰忠烈,创建海南第一楼,祀唐李德裕,宋李纲、赵鼎、胡铨、李光五公于楼上,以补祀典之缺”,并建五公精舍,仿学海堂例,设专课生,从宁波聘请名师郭晚香主讲,购典籍八千多卷,供师生讲读使用。清光绪三十二年(年)琼崖中学堂改建洋楼校舍,暂借苏泉书院为讲堂。民国初年,琼崖中学堂更名为琼崖中学校。海南文献学家、藏书家王国宪说:“(苏泉书院)旋改农业中学校,预科毕业,其产业拨入琼崖中学校”,由此可知,现琼台师范学院图书馆、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钤印“第一楼藏官书不得携出院外”的古籍,当是苏泉书院海南第一楼旧藏,在—年间调拨给琼台师范学院的前身琼崖中学校。
海南藏书家王国宪。陈德雄翻拍
王国宪藏书:现藏于海口图书馆。王国宪(年——年),原名国栋,字用五,号尧云,晚年号更生老人,是清末民初海南著名学者、藏书家、出版家、教育家。海南琼山人。终身从事海南教育和海南文献整理,后曾任广东省议会议员。清光绪二十年(年)甲午科广东第一名优贡,光绪二十二年(年)广雅书院毕业后归琼,他参与过琼海中学(今海南中学)、海南书局、医院的创建,编纂整理海南古代文献,出版《海南丛书》,编写《民国琼山县志》等。王国宪故居位于海口市琼山区达士巷,是清代岭南地区比较典雅的建筑,他的书屋有“琼雅堂”“百诚书屋”“更生书屋”“宝粹书塾”等称谓,当时藏书近三万册,是清末民初海南规模最大的私人藏书,面向海南学子开放。王国宪去世后,藏书多年不知去向,被认为不存于世。这次古籍普查发现海口图书馆藏有一批钤印“琼雅堂经籍金石之章”“尧云珍藏”的古籍,系王国宪旧藏。笔者年8月走访王国宪故居,见到他的曾孙媳李辉簪,得知是20世纪50年代由家人捐赠给新成立的海口图书馆。
乐嗣炳专藏:现藏于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年,由我国现代语言学家、民俗学家、古籍收藏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乐嗣炳先生的夫人杨景昭和儿女们,根据乐老遗嘱,无偿捐赠给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共有多部1多册。年11月,海南省古籍保护中心派出专家组首次对该馆古籍进行普查,征得该馆同意,命名为“乐嗣炳专藏”。年7月,海南省古籍保护中心派出采访组到大连走访乐嗣炳先生的女儿乐俊言、儿子乐俊鱼,采写了《赴汤蹈火保卫国家拳拳爱心保护古籍——现代语言学家、民俗学家、收藏家乐嗣炳先生抗战时期保护古籍事例》的论文,并制作了视频。8月15日,该论文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中国古籍保护协会联合举办的“抗战时期古籍抢救保护史迹研讨会”上宣读,入选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成果《抗战时期古籍抢救保护史迹文集》。年9月,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派出沈乃文、张丽娟两位专家到海南省五指山市,对海南省民族博物馆藏古籍进行了鉴定,专家认为:“乐嗣炳专藏”是一批很不错的古籍资源,版本类型丰富,专题特色突出。语言文字专题古籍版本较为丰富,稿本、钞本内容独特,存量稀少。早期版本不少,晚期版本内容较独特。年,“乐嗣炳专藏”中两部古籍——明弘治十七年(年)黄氏集义书堂刻本《大广益会玉篇》三十卷、明嘉靖至万历间复古斋刻本《诗法》十卷(乐嗣炳跋)入选了《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海南古代藏书文化曾领先岭南
海南古代的藏书文化,曾经领先于岭南地区,首先因为唐代贞观年间王义方被贬任吉安丞时“开陈经书,行释奠礼”,在岭南地区较早使用儒家经典。其次因为北宋苏轼带儿子苏过谪居海南期间,着意记录了海南粗有藏书的史实,还记录了儿子苏过借还姜唐佐的图书题名。第三,因为明代著名藏书家丘濬,不仅为琼州学宫捐建“藏书石室”,撰写了中国图书馆学史上的经典名篇《藏书石室记》,而且还奉敕为庋藏《大学衍义补》手稿修建宝敕楼,藏书刻书,影响深远。第四,因为海南名家大儒们,如邢宥、丘濬、王佐、唐胄、海瑞、陈文徵、樊庶、彭翥、王时宇、张岳崧、莫书农、冯骥声等,大都有从岛外搜求海南古籍带回海南的经历,且多有古籍刻本传世。而今“藏书石室”、宝敕楼,早已荡然无存,当年的藏书、古籍多不知所终,唯余王国宪的琼雅堂,残垣断壁,藏书和书屋分离,各自败落残破,令人望古兴叹。
《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唐)韩愈撰明徐氏东雅堂刻本。
值得庆幸的是,自年起,国家实施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海南省开展了全省古籍保护工作,经过努力,10家古籍收藏单位都购置了空调,收藏空间实现了恒温、恒湿、防火、防盗。全省已有三部珍贵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明徐氏东雅堂刻本《昌黎先生集》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海南省民族博物馆藏明黄氏集义书堂刻本《大广益会玉篇》、明复古斋刻本《诗法》(乐嗣炳跋)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海南省图书馆、海口图书馆、文昌市图书馆、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海南大学图书馆收藏的54部古籍,入选《第一批海南省珍贵古籍名录》,琼台书院藏书、苏泉书院藏书、王国宪藏书、乐嗣炳藏书以及其他古籍收藏,价值逐渐显现。通过古籍普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海南省古籍十分珍贵。专题特色突出,善本古籍品位可观,普通古籍亦可见证海南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值得投入更多力量抢救、保护、管理、利用。
[作者系海南省图书馆(海南省古籍保护中心)研究馆员]
海南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一部(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唐)韩愈撰(宋)廖莹中校正《朱子校昌黎先生集传》一卷明徐氏东雅堂刻本
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两部(海南省民族博物馆)
●《大广益会玉篇》三十卷(梁)顾野王撰(唐)孙强增字(宋)陈彭年等重修玉篇广韵指南一卷明弘治十七年(年)黄氏集义书堂刻本存十一卷(四至十四)
●《诗法》十卷(明)谢天瑞辑明嘉靖至万历间复古斋刻本乐嗣炳跋
本稿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作者供图
原标题:海南古籍何处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